第208章 士族
推荐阅读:我就是超级警察、从龙族开始的女主之路、全家变纸片人,我只想拍全家福啊、联盟:开局唢呐,送走了周姐呆妹、刚到二次元的我是不是利益相关、老实人逆袭2003、怪谈摄影师、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悟性逆天,在现实世界创造五雷法、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
第208章士族
朱标收起给自己父皇母后的书信,然后就是给自己太子妃写了,回复的大略也就是夸了夸她做的很好,然后对勋贵命妇也不用太过客气,也得端住太子妃的威仪。
写到最后,朱标并没有回什么相思诗句给她,情深不寿、爱极必伤,朱标还是希望自己能和常洛华相敬如宾,互相扶持的度过这一生,而不是弄的惊天动地。
现在是新婚燕尔,常洛华自然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朱标身上,但以后东宫必然会陆续有人进来,爱的太深恨的也就越深,与其最后到的情分全无,还不如刚开始就不给那么多的希望。
让人取来张氏写好的信件,再吩咐快马送回京城,刘瑾端来一盆水给朱标洗了脚,然后就让他歇下了,休息的日子总是少的,明日一大早朱标就得回营了。
第二天清晨,天色还没有亮起来,张府已经灯火辉煌了,朱标穿戴整齐后走到前院,张家人都在哪里等候,包括睡眼惺忪的孩子们,给朱标行礼,张氏又端来早膳给朱标,然后红着眼睛对刘瑾嘱咐着。
张氏能被朱标称呼一声姐,那就是刘瑾的亲姑奶奶了,自然是笑着都应下了,当然张氏也不傻,对刘瑾这个贴身太监自然是尊重的很。
吃完饭了天边也绽放出了一丝光明,朱标又跟张氏说了几句,然后就起身出门了,最后转头看了看张氏的长子说道:“好好教养,日后当有重用。”
张家的人赶忙跪拜谢恩,有这句话,这个孩子一生都有了保证,只要不养歪了,就可到太子殿下身边任职,这前途光明的很。
朱标笑了笑,解下腰间的龙纹玉佩让刘瑾递给张氏:“给玉儿姐留个念想吧,以全当年的主仆之情。”
张氏听到这里也明白,太子殿下这是说该给的都给了,张家以后当自重,不可仗着他的名头为非作歹,张氏红着眼睛说道:“奴婢叩谢殿下。”
朱标看了她一眼就上马挥鞭走了,身后浩浩荡荡的跟着大队的人,幸好是清晨,加上差役清路,大队人马顺利的出城了,平阳府官员也在门口相送。
朱标朝他们点点头就策马过去了,官员们躬身相送,朱标也算了了个心事,而张家的荣华这就开始了,只要张氏不死,张家人不做过分的事,最起码百年的富贵有了,就像《红楼梦》中的贾母一样。
朱领着自己的两千骑出城后,后面陆续又跟处千余人,这都是费聚为了以防万一安排的,无论平阳城中出现什么变故,三千精锐铁甲足以护卫太子殿下冲出城门。
朱标率军归营,跟迎接的朱樉等人聊了聊就安排大军拔营,直接往太原府进发,这一路也路过不少村庄,不过朱标没有急着动手,贸然领命迁民很容易激起反弹。
何况朱标带的人也不是太多,不可能包围整个山西,青壮们四处逃窜他也抓不住,强行迁移那么多老弱病残有什么用,那不是请回去一帮祖宗。
所以还是要先来软的,把一些真心想走或者在当地活不下去的百姓们收拢起来,有他们配合以后的工作也就好办了。
当然这还需要官府和士绅们的支持,朱标进山西之前就让地方官员把各村的村老族长叫来,这时候朝廷刚刚接手山西,对乡村还没有设立任何管理人员,所以各村的村老族长就是真正管事的。
当然还有山西的名门望族,以太原王氏为首,当然其威势早就远不如隋唐之时的显赫了,不过在百姓还有一些士子眼中,王氏依旧是很有威望的。
可惜属于门阀世家的时代也早已经过去了,自科举兴盛以后,皇权高高的临挂在了他们的头顶,朱标一句话,他们就得得乖乖的,否则山西也该见见血了。
说到这里朱标不得不再次感谢前朝历代先辈帝王们,自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逐渐壮大的世家大族们,早就成了左右政权更迭的因素,尤其是九品中正制和荫族荫客制的实行,让他们到达了顶峰。
“王与马,共天下”何等威仪,但这恰恰就是对皇帝的侮辱,为了巩固皇权,从刘宋开始,统治者便开始奋力地削弱士族的影响,宋、齐、梁、陈的最高统治者们,积极推行“寒门子弟掌机要”,提拔了一大批寒族子弟,让寒族与士族相抗衡。
不过跟隋朝相比,南北朝时期削弱士族的政策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为了加强统治,减少士族对朝廷的影响,创造了“科举制”这让朱标不禁感叹,不愧是能以文为谥号的帝王,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
之后隋采用“大索貌阅”和输籍法,从士族豪强手里夺取了数十万人口,并实行了均田法。炀帝时期又把士族手中还能控制的那部分部曲、奴婢夺去受田能力。
可以说到了隋朝时期,士族已经失去了法律的保护跟经济的支持,横行了几百年的门阀士族已经是昨日黄花。
于是他们做了最后一搏,陇西李氏作为他们的代表取代了杨氏,李世民册封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就可以看出,关东士族出身的占据了其中十五位。
只不过他们忘记了,无论是哪家当上了皇帝,打压士族集团依旧是不会停止的,李世民命高士廉等人修撰《氏族志》,就相当于唐朝版的《百家姓》,然而高士廉等人显然不会揣摩圣意,他们仍将关东崔氏、卢氏与皇族李氏并列为第一等士族。
李世民气得跳脚骂娘,完全不顾及皇帝的威严:“我与山东崔氏………是无礼也;依托富贵,是无耻也;我不解人间为何重之?
自此,终唐一朝都在奋力打压士族,而科举制度的完善,让曾经的门阀士族逐渐向文官体制过度,只不过稍有不慎,文官集团就会比士族更加恐怖贪婪。
朱标策马漫无目的的看着前方,心中却想着世家当中总会有蠢货出现,而能爬到文官顶层的就能有一个是简单的。
科举和宦海这两大龙门会培育出一代代最优秀的人杰,这将是他最大的臂助但也将是他最大的绊脚石。
…………………
www.bq46.cc。m.bq46.cc
朱标收起给自己父皇母后的书信,然后就是给自己太子妃写了,回复的大略也就是夸了夸她做的很好,然后对勋贵命妇也不用太过客气,也得端住太子妃的威仪。
写到最后,朱标并没有回什么相思诗句给她,情深不寿、爱极必伤,朱标还是希望自己能和常洛华相敬如宾,互相扶持的度过这一生,而不是弄的惊天动地。
现在是新婚燕尔,常洛华自然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朱标身上,但以后东宫必然会陆续有人进来,爱的太深恨的也就越深,与其最后到的情分全无,还不如刚开始就不给那么多的希望。
让人取来张氏写好的信件,再吩咐快马送回京城,刘瑾端来一盆水给朱标洗了脚,然后就让他歇下了,休息的日子总是少的,明日一大早朱标就得回营了。
第二天清晨,天色还没有亮起来,张府已经灯火辉煌了,朱标穿戴整齐后走到前院,张家人都在哪里等候,包括睡眼惺忪的孩子们,给朱标行礼,张氏又端来早膳给朱标,然后红着眼睛对刘瑾嘱咐着。
张氏能被朱标称呼一声姐,那就是刘瑾的亲姑奶奶了,自然是笑着都应下了,当然张氏也不傻,对刘瑾这个贴身太监自然是尊重的很。
吃完饭了天边也绽放出了一丝光明,朱标又跟张氏说了几句,然后就起身出门了,最后转头看了看张氏的长子说道:“好好教养,日后当有重用。”
张家的人赶忙跪拜谢恩,有这句话,这个孩子一生都有了保证,只要不养歪了,就可到太子殿下身边任职,这前途光明的很。
朱标笑了笑,解下腰间的龙纹玉佩让刘瑾递给张氏:“给玉儿姐留个念想吧,以全当年的主仆之情。”
张氏听到这里也明白,太子殿下这是说该给的都给了,张家以后当自重,不可仗着他的名头为非作歹,张氏红着眼睛说道:“奴婢叩谢殿下。”
朱标看了她一眼就上马挥鞭走了,身后浩浩荡荡的跟着大队的人,幸好是清晨,加上差役清路,大队人马顺利的出城了,平阳府官员也在门口相送。
朱标朝他们点点头就策马过去了,官员们躬身相送,朱标也算了了个心事,而张家的荣华这就开始了,只要张氏不死,张家人不做过分的事,最起码百年的富贵有了,就像《红楼梦》中的贾母一样。
朱领着自己的两千骑出城后,后面陆续又跟处千余人,这都是费聚为了以防万一安排的,无论平阳城中出现什么变故,三千精锐铁甲足以护卫太子殿下冲出城门。
朱标率军归营,跟迎接的朱樉等人聊了聊就安排大军拔营,直接往太原府进发,这一路也路过不少村庄,不过朱标没有急着动手,贸然领命迁民很容易激起反弹。
何况朱标带的人也不是太多,不可能包围整个山西,青壮们四处逃窜他也抓不住,强行迁移那么多老弱病残有什么用,那不是请回去一帮祖宗。
所以还是要先来软的,把一些真心想走或者在当地活不下去的百姓们收拢起来,有他们配合以后的工作也就好办了。
当然这还需要官府和士绅们的支持,朱标进山西之前就让地方官员把各村的村老族长叫来,这时候朝廷刚刚接手山西,对乡村还没有设立任何管理人员,所以各村的村老族长就是真正管事的。
当然还有山西的名门望族,以太原王氏为首,当然其威势早就远不如隋唐之时的显赫了,不过在百姓还有一些士子眼中,王氏依旧是很有威望的。
可惜属于门阀世家的时代也早已经过去了,自科举兴盛以后,皇权高高的临挂在了他们的头顶,朱标一句话,他们就得得乖乖的,否则山西也该见见血了。
说到这里朱标不得不再次感谢前朝历代先辈帝王们,自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逐渐壮大的世家大族们,早就成了左右政权更迭的因素,尤其是九品中正制和荫族荫客制的实行,让他们到达了顶峰。
“王与马,共天下”何等威仪,但这恰恰就是对皇帝的侮辱,为了巩固皇权,从刘宋开始,统治者便开始奋力地削弱士族的影响,宋、齐、梁、陈的最高统治者们,积极推行“寒门子弟掌机要”,提拔了一大批寒族子弟,让寒族与士族相抗衡。
不过跟隋朝相比,南北朝时期削弱士族的政策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为了加强统治,减少士族对朝廷的影响,创造了“科举制”这让朱标不禁感叹,不愧是能以文为谥号的帝王,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
之后隋采用“大索貌阅”和输籍法,从士族豪强手里夺取了数十万人口,并实行了均田法。炀帝时期又把士族手中还能控制的那部分部曲、奴婢夺去受田能力。
可以说到了隋朝时期,士族已经失去了法律的保护跟经济的支持,横行了几百年的门阀士族已经是昨日黄花。
于是他们做了最后一搏,陇西李氏作为他们的代表取代了杨氏,李世民册封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就可以看出,关东士族出身的占据了其中十五位。
只不过他们忘记了,无论是哪家当上了皇帝,打压士族集团依旧是不会停止的,李世民命高士廉等人修撰《氏族志》,就相当于唐朝版的《百家姓》,然而高士廉等人显然不会揣摩圣意,他们仍将关东崔氏、卢氏与皇族李氏并列为第一等士族。
李世民气得跳脚骂娘,完全不顾及皇帝的威严:“我与山东崔氏………是无礼也;依托富贵,是无耻也;我不解人间为何重之?
自此,终唐一朝都在奋力打压士族,而科举制度的完善,让曾经的门阀士族逐渐向文官体制过度,只不过稍有不慎,文官集团就会比士族更加恐怖贪婪。
朱标策马漫无目的的看着前方,心中却想着世家当中总会有蠢货出现,而能爬到文官顶层的就能有一个是简单的。
科举和宦海这两大龙门会培育出一代代最优秀的人杰,这将是他最大的臂助但也将是他最大的绊脚石。
…………………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2/2216/183830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