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银锭不是货币,银币才是
推荐阅读: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苟成神君,宗门让我入赘、史事讲将1、从死亡之中诞生、国潮1980、美漫:完蛋,我被父愁者包围了!、从渔民开始长生、双生星火、人生重启二十年、
朕真的不务正业正文卷第二百七十六章银锭不是货币,银币才是贱儒的手段很多,而且总是通过一些个小伎俩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挑拨离间,而且是用实话去挑拨离间,一件事情,有甲乙丙三个因素发生,而贱儒往往会选择性的只说甲,进而将乙丙遮掩,这说的的确是实话,但是忽略了乙丙两个条件,一定会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进而引发风力舆论,挑拨离间,达成自己的目的。
将两封捷报压住一两天,尤其是只发会宁卫捷报,将应昌的捷报,缓上一天两天,突出戚继光进军应昌的莽撞和贪功冒进,而完全忽略大明对大鲜卑山山道这个冲要之地的必要程度、攻取战略要地的代价、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因素,将戚继光的大捷喜事丧办。
幸好,梁梦龙和刘应节都是张党,现在张居正在西山神隐当老祖,张党现在都应该算是帝党。
今岁的鳌山灯火,要比往常早到三天,很快,大捷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京畿,人心极为振奋,无不欢欣鼓舞。
对于京师人而言,他们是可以和塞外大捷共情的。大宁卫、会宁卫、大鲜卑山山道、应昌等等,对于京畿之人而言,都是很遥远的、很陌生的地方,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戚继光大捷的共情。
北方饱受胡虏的危害,这是京畿百姓的切肤之痛,两次入寇,很多当事人仍然活在当下,虽然不知道在哪里,具体赢了什么,但皇帝如此大张旗鼓的欢庆,那就是喜讯,李成梁出塞克平古勒寨,京师都有人放鞭炮以示庆贺。
朱翊钧进入了忙碌的十二月,过年前他真的很忙,从初一到大年三十,没有一天是闲着的,而且都是那种极为紧凑的日程,这些日程不包括那些不需要皇帝出席的祭祀,毕竟大明有定国公徐文壁、英国公张溶、成国公朱应桢三位国朝大祭司负责。
皇帝的主要工作是视察永定、永升毛呢厂、西山煤局、大明皇家格物院、大明讲武学堂、大明海事学堂、北衙织造局、宝源局、宝钞局、兵仗局三局、大兴县南海子、养济院等地。
宝源宝钞兵仗局承担大明钱法的轧印,兵仗局隶属于内署,而宝钞局是户部衙门,宝源局是工部衙门,将大明的白银变成银币,刊行天下。
朱翊钧还要前往京城南二十里的大兴县南海子,这里是阵亡的墩台远侯的家眷聚集区域,从景泰年间初设墩台远侯至今,死难的墩台远侯的家眷都在这里安置,是大明抚恤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是大明京师的南大营,慰问家眷,也是朱翊钧操阅军马之后,必须要亲自前往探查。
视察之后,则是接见外官,包括了各地的巡抚、总督、知县事、县丞、县尉、各地耆老、百姓、匠户等,今岁朱翊钧接见的外官是辽东督抚张学颜和辽东巡按侯于赵,知县事是广东罗旁新设三县的知县和县丞,耆老这次是从江西和两广而来,百姓仍然集中在河南,匠人则主要是南衙、松江府造船厂。
凌云翼平定了罗旁山瑶民之乱后,改土归流,将当地的土司全部取缔,换成了朝廷派遣知县,这是罗旁三县第一任知县事,朱翊钧仔细交待了他们一番,主要是防止瑶民再次生乱,为瑶民寻找生机,要安土牧民等等。
两广和江西的耆老,则是入京感谢,江西感谢朝廷在年初蝗灾中的支援,而两广则是感谢朝廷自万历年起的平倭荡寇的卓越成果。
江西和两广耆老要代替两地势要豪右、缙绅巨贾,共同向皇帝表达诚挚的感谢,感谢皇帝把凌云翼和潘季驯两个杀神调走了!哪怕是拆门搬床的殷正茂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也远远好过这两位杀神。
河南百姓冤屈多,张居正不在朝,礼部明公马自强仍然执行旧有规矩,仍然遴选河南百姓入京朝见伸冤。
而南衙、松江府造船厂的工匠入京,是带着诉求来的,他们是坚定的开海支持者,他们希望能够进行扩产。
随着海贸的兴旺,原来造船厂的规模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一部分的需求转移到了民坊,这就出现了问题,民坊的技术有限,产品参差不齐,价格没有任何规矩和参考,海贸的风险开始扩大,松江巡抚、应天巡抚、松江总兵陈璘等态度相同。
南衙、松江、福建三大造船厂,受朝廷政策影响极大,需要扩建扩大产能,来满足日益增大的市场需求,最重要的是减少海贸的风险,现在大明的海贸,还处于一种萌芽的状态,需要小心呵护。
朱翊钧过年前,那叫一个忙,忙到王夭灼一个月都没见几次,王夭灼这还是住在西苑,中宫准皇后王夭灼也不得不感叹,就是有了后宫,也很难说有争宠的事儿,争宠,那也得有皇帝,你想见,我也想见,可是这后宫里哪有皇帝?
忠君体国的侯于赵入京了,朱翊钧曾经说过让他过年回京叙职,侯于赵不在这段时间,朝中的言官表现,连个兜底的人都没了,朱翊钧让侯于赵回京,主要是关于大宁卫、会宁卫屯耕之事,这里土地贫瘠、水文复杂,需要侯于赵给皇帝详细说明下规划。
侯于赵、张学颜、王国光三人在宝岐司广寒殿等待着宣见。
“陛下的皇宫不是修好了吗?对大司寇修的新宫不满意吗?”侯于赵发出了自己的疑惑。
陛下这住西苑是个什么情况?王崇古把自己都累趴了,堂堂次辅在皇极殿睡大觉的消息传出去,可是把皇帝给侯于赵给惊呆了,王崇古这压力也太大了,终于赶在十二月之前,把皇宫鼎建完工,没有耽误皇帝的婚期。
按照礼部之前择定婚期是万历五年十二月份,但是皇帝十五,不满十六岁,不符合祖宗成法,最后定为了万历六年三月。
王崇古耗尽了心思,不让皇帝在地基上大婚,结果皇帝还是住宝岐司。
“那倒不是,陛下觉得西苑风水好。”王国光五味成杂的说道。
皇帝迟迟不肯迁宫,从广寒殿回乾清宫,王崇古慌了神,上奏询问缘由,皇帝给出了一个风水好的理由。
西苑风水好个屁!
自嘉靖皇帝住进西苑后,大明是哪哪都不顺遂。
“啊这!”侯于赵知道皇帝这就是找了个理由敷衍罢了,住西苑最大的好处就是安全。
“张四维,蠢货也。”张学颜选择了直截了当,骂了一句张四维愚蠢。
皇帝住西苑,还不是大火焚宫后,陛下不得不住到西苑来?陛下不能住慈宁宫,因为李太后从乾清宫搬出去是归政,皇帝住慈宁宫,那李太后的归政就白还了。
把十五岁的皇帝逼到这个地步,这是蠢货行为,君权和臣权的博弈,自古有之,如张四维这般刺王杀驾、烧宫之事,也不罕见,这是将矛盾完全激化的愚蠢行为,历代这么干的都是完全把持了朝政,比如曹操杀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事情的起因还是伏皇后要帮着汉献帝杀掉曹操。
如果是张居正觉得小皇帝大火烧宫也就算了,那是君臣矛盾,你张四维算什么东西呢?依附于晋党的蛀虫。
“宣阁臣王国光、户部尚书张学颜、辽东巡按侯于赵觐见。”小黄门吊着嗓子,用高亢的声音提醒着三位皇帝请他们入殿。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三人恭敬的见礼。
“朕安,坐。”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三位坐下说话就是。
张学颜已经是户部尚书了,而王国光入阁也要兼理户部,让张学颜能够掌握部事,张学颜是晋党,王国光也是晋党,但是他们都是晋党的叛徒,历史上,经过了张四维等人认定的晋党叛徒。
“陛下,臣有《条陈清丈还田安置疏》,臣请陛下下旨定清丈条例,厘勋戚豪右缙绅庄田,查溢额、脱漏、诡借诸事,通行天下,宫闱用度汰侈,多所征索,天象有变,乃是天人示警,陛下宜修省以应天警。”张学颜刚坐下就呈送了一本奏疏,作为明公,作为廷臣,他可以绕开内阁上奏,因为能见到皇帝,面陈机要。
“张尚书慎言,这个宫中修省之事,张尚书不在京师,就不必说了!”王国光咳嗽了一声,当着皇帝的面儿,提醒了下张学颜,不懂不要乱说!
上一个劝皇帝修省的人,现在在西山宜城伯府懊恼无比!
皇帝还用劝修省?还是劝一劝奢靡比较好。
张学颜劝皇帝修省也是惯例,因为皇帝陛下大婚在即,有靡费钜万的嫌疑,他也就是遵循惯例做事,没想到被王国光当着面给训诫了。
王国光也不好当着皇帝的面说,再劝修省,皇宫回填要用建筑垃圾,甚至连柱子也要用建筑垃圾填充,国朝颜面何在?皇帝为了省俩儿钱,甚至连鳌山灯火都不看,就为了省掉给艺人的恩赏,这笔钱真的很多,每年鳌山灯火按惯例要十几万两。
修个屁节俭,再修节俭,朝廷颜面都没了,让黎牙实、三娘子这些外藩使者知道了,岂不是友邦惊诧?
大明皇帝的家,居然偷工减料到这种地步?王国光这个户部尚书都感觉羞耻,他这个大司徒,做的那么好,国朝有钱!
这次大婚,皇帝下旨修省,被礼部给封驳了,理由是省无可省,皇帝的大婚已经足够节俭了,之前宫里采买珠玉七万两银子,减到了一万两,恩赏乐班从六万银,削减到了五千两,以大婚大宴赐席为例,之前的标准是五两一桌,结果皇帝直接要把大宴赐席给省去,这怎么能行?
礼部直接告状到了两宫太后那里!再修省,这个礼部尚书谁爱做谁做!
朱翊钧认真的查看了奏疏,张学颜这本奏疏主要内容,还是定清丈条例,通行全国,也就是之前不曾清丈的河南、山西、陕西、四川、云贵、广西、辽东、江西等地全面推行清丈还田令。
这是在田亩上发动总攻的信号。
“上次见到先生时候,专门和先生谈到了清丈还田,先生的意思是不急,仍以南衙、浙江为主,其余地方徐徐图之,清丈还田兹事体大,不宜操之过急。”朱翊钧合上了张学颜的奏疏,对于通行全国的清丈还田,张居正的态度比朱翊钧还要谨慎的多。
在原来的时间线里,张学颜在全国勾稽田亩之事,就是在万历六年开始的,因为当时的张居正已经察觉到了随着万历皇帝的长大,新政必须要加快推行了,朝中反对力量极为强大,而万历皇帝本人对新政的态度也是可有可无。
新政失去了皇帝的支持,一定会失败,在原来的历史线里,张居正的急功近利和吹求过急,完全是想要木已成舟,让新政的影响深入大明的角角落落,保住新政的成果。
张居正新政,在前五年是比较温和的,但是到了后五年,总有一种急切的感觉,一个政令没有在地方经过充分的检验,就急匆匆的推行,全国清丈还田如此,吏治如此,一条鞭法也是如此,因为再不推行,就推行不了。
毫无疑问,在一个帝国里,以一个皇帝为中心进行制度设计的国家里,没有皇帝的支持,张居正在历史上的新法,最终的结果是昙花一现,失败了。
比如挑拨离间,而且是用实话去挑拨离间,一件事情,有甲乙丙三个因素发生,而贱儒往往会选择性的只说甲,进而将乙丙遮掩,这说的的确是实话,但是忽略了乙丙两个条件,一定会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进而引发风力舆论,挑拨离间,达成自己的目的。
将两封捷报压住一两天,尤其是只发会宁卫捷报,将应昌的捷报,缓上一天两天,突出戚继光进军应昌的莽撞和贪功冒进,而完全忽略大明对大鲜卑山山道这个冲要之地的必要程度、攻取战略要地的代价、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因素,将戚继光的大捷喜事丧办。
幸好,梁梦龙和刘应节都是张党,现在张居正在西山神隐当老祖,张党现在都应该算是帝党。
今岁的鳌山灯火,要比往常早到三天,很快,大捷的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京畿,人心极为振奋,无不欢欣鼓舞。
对于京师人而言,他们是可以和塞外大捷共情的。大宁卫、会宁卫、大鲜卑山山道、应昌等等,对于京畿之人而言,都是很遥远的、很陌生的地方,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戚继光大捷的共情。
北方饱受胡虏的危害,这是京畿百姓的切肤之痛,两次入寇,很多当事人仍然活在当下,虽然不知道在哪里,具体赢了什么,但皇帝如此大张旗鼓的欢庆,那就是喜讯,李成梁出塞克平古勒寨,京师都有人放鞭炮以示庆贺。
朱翊钧进入了忙碌的十二月,过年前他真的很忙,从初一到大年三十,没有一天是闲着的,而且都是那种极为紧凑的日程,这些日程不包括那些不需要皇帝出席的祭祀,毕竟大明有定国公徐文壁、英国公张溶、成国公朱应桢三位国朝大祭司负责。
皇帝的主要工作是视察永定、永升毛呢厂、西山煤局、大明皇家格物院、大明讲武学堂、大明海事学堂、北衙织造局、宝源局、宝钞局、兵仗局三局、大兴县南海子、养济院等地。
宝源宝钞兵仗局承担大明钱法的轧印,兵仗局隶属于内署,而宝钞局是户部衙门,宝源局是工部衙门,将大明的白银变成银币,刊行天下。
朱翊钧还要前往京城南二十里的大兴县南海子,这里是阵亡的墩台远侯的家眷聚集区域,从景泰年间初设墩台远侯至今,死难的墩台远侯的家眷都在这里安置,是大明抚恤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是大明京师的南大营,慰问家眷,也是朱翊钧操阅军马之后,必须要亲自前往探查。
视察之后,则是接见外官,包括了各地的巡抚、总督、知县事、县丞、县尉、各地耆老、百姓、匠户等,今岁朱翊钧接见的外官是辽东督抚张学颜和辽东巡按侯于赵,知县事是广东罗旁新设三县的知县和县丞,耆老这次是从江西和两广而来,百姓仍然集中在河南,匠人则主要是南衙、松江府造船厂。
凌云翼平定了罗旁山瑶民之乱后,改土归流,将当地的土司全部取缔,换成了朝廷派遣知县,这是罗旁三县第一任知县事,朱翊钧仔细交待了他们一番,主要是防止瑶民再次生乱,为瑶民寻找生机,要安土牧民等等。
两广和江西的耆老,则是入京感谢,江西感谢朝廷在年初蝗灾中的支援,而两广则是感谢朝廷自万历年起的平倭荡寇的卓越成果。
江西和两广耆老要代替两地势要豪右、缙绅巨贾,共同向皇帝表达诚挚的感谢,感谢皇帝把凌云翼和潘季驯两个杀神调走了!哪怕是拆门搬床的殷正茂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也远远好过这两位杀神。
河南百姓冤屈多,张居正不在朝,礼部明公马自强仍然执行旧有规矩,仍然遴选河南百姓入京朝见伸冤。
而南衙、松江府造船厂的工匠入京,是带着诉求来的,他们是坚定的开海支持者,他们希望能够进行扩产。
随着海贸的兴旺,原来造船厂的规模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一部分的需求转移到了民坊,这就出现了问题,民坊的技术有限,产品参差不齐,价格没有任何规矩和参考,海贸的风险开始扩大,松江巡抚、应天巡抚、松江总兵陈璘等态度相同。
南衙、松江、福建三大造船厂,受朝廷政策影响极大,需要扩建扩大产能,来满足日益增大的市场需求,最重要的是减少海贸的风险,现在大明的海贸,还处于一种萌芽的状态,需要小心呵护。
朱翊钧过年前,那叫一个忙,忙到王夭灼一个月都没见几次,王夭灼这还是住在西苑,中宫准皇后王夭灼也不得不感叹,就是有了后宫,也很难说有争宠的事儿,争宠,那也得有皇帝,你想见,我也想见,可是这后宫里哪有皇帝?
忠君体国的侯于赵入京了,朱翊钧曾经说过让他过年回京叙职,侯于赵不在这段时间,朝中的言官表现,连个兜底的人都没了,朱翊钧让侯于赵回京,主要是关于大宁卫、会宁卫屯耕之事,这里土地贫瘠、水文复杂,需要侯于赵给皇帝详细说明下规划。
侯于赵、张学颜、王国光三人在宝岐司广寒殿等待着宣见。
“陛下的皇宫不是修好了吗?对大司寇修的新宫不满意吗?”侯于赵发出了自己的疑惑。
陛下这住西苑是个什么情况?王崇古把自己都累趴了,堂堂次辅在皇极殿睡大觉的消息传出去,可是把皇帝给侯于赵给惊呆了,王崇古这压力也太大了,终于赶在十二月之前,把皇宫鼎建完工,没有耽误皇帝的婚期。
按照礼部之前择定婚期是万历五年十二月份,但是皇帝十五,不满十六岁,不符合祖宗成法,最后定为了万历六年三月。
王崇古耗尽了心思,不让皇帝在地基上大婚,结果皇帝还是住宝岐司。
“那倒不是,陛下觉得西苑风水好。”王国光五味成杂的说道。
皇帝迟迟不肯迁宫,从广寒殿回乾清宫,王崇古慌了神,上奏询问缘由,皇帝给出了一个风水好的理由。
西苑风水好个屁!
自嘉靖皇帝住进西苑后,大明是哪哪都不顺遂。
“啊这!”侯于赵知道皇帝这就是找了个理由敷衍罢了,住西苑最大的好处就是安全。
“张四维,蠢货也。”张学颜选择了直截了当,骂了一句张四维愚蠢。
皇帝住西苑,还不是大火焚宫后,陛下不得不住到西苑来?陛下不能住慈宁宫,因为李太后从乾清宫搬出去是归政,皇帝住慈宁宫,那李太后的归政就白还了。
把十五岁的皇帝逼到这个地步,这是蠢货行为,君权和臣权的博弈,自古有之,如张四维这般刺王杀驾、烧宫之事,也不罕见,这是将矛盾完全激化的愚蠢行为,历代这么干的都是完全把持了朝政,比如曹操杀汉献帝的皇后伏皇后,事情的起因还是伏皇后要帮着汉献帝杀掉曹操。
如果是张居正觉得小皇帝大火烧宫也就算了,那是君臣矛盾,你张四维算什么东西呢?依附于晋党的蛀虫。
“宣阁臣王国光、户部尚书张学颜、辽东巡按侯于赵觐见。”小黄门吊着嗓子,用高亢的声音提醒着三位皇帝请他们入殿。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三人恭敬的见礼。
“朕安,坐。”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三位坐下说话就是。
张学颜已经是户部尚书了,而王国光入阁也要兼理户部,让张学颜能够掌握部事,张学颜是晋党,王国光也是晋党,但是他们都是晋党的叛徒,历史上,经过了张四维等人认定的晋党叛徒。
“陛下,臣有《条陈清丈还田安置疏》,臣请陛下下旨定清丈条例,厘勋戚豪右缙绅庄田,查溢额、脱漏、诡借诸事,通行天下,宫闱用度汰侈,多所征索,天象有变,乃是天人示警,陛下宜修省以应天警。”张学颜刚坐下就呈送了一本奏疏,作为明公,作为廷臣,他可以绕开内阁上奏,因为能见到皇帝,面陈机要。
“张尚书慎言,这个宫中修省之事,张尚书不在京师,就不必说了!”王国光咳嗽了一声,当着皇帝的面儿,提醒了下张学颜,不懂不要乱说!
上一个劝皇帝修省的人,现在在西山宜城伯府懊恼无比!
皇帝还用劝修省?还是劝一劝奢靡比较好。
张学颜劝皇帝修省也是惯例,因为皇帝陛下大婚在即,有靡费钜万的嫌疑,他也就是遵循惯例做事,没想到被王国光当着面给训诫了。
王国光也不好当着皇帝的面说,再劝修省,皇宫回填要用建筑垃圾,甚至连柱子也要用建筑垃圾填充,国朝颜面何在?皇帝为了省俩儿钱,甚至连鳌山灯火都不看,就为了省掉给艺人的恩赏,这笔钱真的很多,每年鳌山灯火按惯例要十几万两。
修个屁节俭,再修节俭,朝廷颜面都没了,让黎牙实、三娘子这些外藩使者知道了,岂不是友邦惊诧?
大明皇帝的家,居然偷工减料到这种地步?王国光这个户部尚书都感觉羞耻,他这个大司徒,做的那么好,国朝有钱!
这次大婚,皇帝下旨修省,被礼部给封驳了,理由是省无可省,皇帝的大婚已经足够节俭了,之前宫里采买珠玉七万两银子,减到了一万两,恩赏乐班从六万银,削减到了五千两,以大婚大宴赐席为例,之前的标准是五两一桌,结果皇帝直接要把大宴赐席给省去,这怎么能行?
礼部直接告状到了两宫太后那里!再修省,这个礼部尚书谁爱做谁做!
朱翊钧认真的查看了奏疏,张学颜这本奏疏主要内容,还是定清丈条例,通行全国,也就是之前不曾清丈的河南、山西、陕西、四川、云贵、广西、辽东、江西等地全面推行清丈还田令。
这是在田亩上发动总攻的信号。
“上次见到先生时候,专门和先生谈到了清丈还田,先生的意思是不急,仍以南衙、浙江为主,其余地方徐徐图之,清丈还田兹事体大,不宜操之过急。”朱翊钧合上了张学颜的奏疏,对于通行全国的清丈还田,张居正的态度比朱翊钧还要谨慎的多。
在原来的时间线里,张学颜在全国勾稽田亩之事,就是在万历六年开始的,因为当时的张居正已经察觉到了随着万历皇帝的长大,新政必须要加快推行了,朝中反对力量极为强大,而万历皇帝本人对新政的态度也是可有可无。
新政失去了皇帝的支持,一定会失败,在原来的历史线里,张居正的急功近利和吹求过急,完全是想要木已成舟,让新政的影响深入大明的角角落落,保住新政的成果。
张居正新政,在前五年是比较温和的,但是到了后五年,总有一种急切的感觉,一个政令没有在地方经过充分的检验,就急匆匆的推行,全国清丈还田如此,吏治如此,一条鞭法也是如此,因为再不推行,就推行不了。
毫无疑问,在一个帝国里,以一个皇帝为中心进行制度设计的国家里,没有皇帝的支持,张居正在历史上的新法,最终的结果是昙花一现,失败了。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3/3592/30416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