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万银,图谋世界之路
推荐阅读: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苟成神君,宗门让我入赘、史事讲将1、从死亡之中诞生、国潮1980、美漫:完蛋,我被父愁者包围了!、从渔民开始长生、双生星火、人生重启二十年、
朕真的不务正业正文卷第二百七十九章朕出一千万银,图谋世界之路汉武帝穷兵黩武是因为生存的大危机,匈奴当时在上升期,大汉也在上升期,可谓是强强碰撞。
大明的情况不一样,北虏现在的自然禀赋,完全不如汉时草原,此时的草原酷寒无比,根本支撑不起来任何人的野心,俺答汗和大明打了那么多年,胜多输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败仗,但是打着打着,他手下的万户就不想打了,自然禀赋在那放着,根本没有蛇吞象的本钱了。
匈奴的使者敢羞辱吕后是因为当时匈奴就是比大汉要强,吕后就得笑脸相迎,而北虏的使者三娘子,每次进京都是好话说尽,夹在大明和北虏主战派之间左右为难,甚至都打算着夜卧龙床,看能不能整个混血宝宝,让俺答封贡的王爵能够继续传下去,让贡市维持下去。
朱翊钧不必像汉武帝那样,完全的穷兵黩武,建立两个骑营,六千人,留下精锐骑兵的种子,一旦大明和北虏之间无法完成和解,等到国力振奋之后,这六千老兵,足够孵化出五万、十万的精锐骑兵。
“先生,现在内帑有一千万白银,朕打算全都投到海贸事上,大力促进造船、棉布、丝绸、瓷器等等产业,以图白银更加快速便捷的流入。”朱翊钧跟张居正说起了皇家投资的安排,内帑太监已经给出了详细的投资表,皇庄将在这些产业上,遍地开花。
一千万银的投资,在万历五年,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这笔钱将会用于产业链的形成、工艺改进、产业匠人培养、以及基础建设等等方面,促进开海的规模和产业成熟。
这一千万银,有一部分是张居正给的零花钱,一年一百二十万两的金花银,有王崇古上交的利润,有骆秉良在南衙追欠抄家、有天子南库市舶司的进献,有皇庄的收益。
“一千万?!”张居正猛的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皇帝,表情震惊无比,这还是他认识那个吝啬鬼?
一出手就是千万两白银!那可是皇帝五年省吃俭用,穿衣服只穿青衣不穿紫袍省下来的钱,一股脑全都花出去?
张居正还以为小皇帝打算把自己攒的银子,全都带进皇陵里埋起来,生生世世的陪着。
在张居正看来,皇帝把银子用在修皇陵这件事上,和地主把白银埋在土里是一样的古怪行为,金银是货币,只有流通起来才有价值,不流通的时候,不能吃不能穿,没有任何的价值可言。
张居正只能说,小皇帝是真的有趣,省是真的省,花也是真舍得花,一出手就是千万白银的投资。
“其实不够,但朕只有这么多了。”朱翊钧略显无奈的说道,还是穷闹的,投资之后所有的结余还会再次投资,整个大明开海事业,绝对不是一千万、两千万白银就足够的。
朱翊钧十分明确的说道:“汉武帝打匈奴未尝不是为了河西走廊,为了西域,为了丝绸之路,现在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存在,丝绸之路的贸易已经极速衰弱,而海路成了新的世界之路。”
“彼时,汉武帝为了世界之路,今日朕也是为了世界之路。”
汉武帝和匈奴的决战,对匈奴的战略,站在后世的角度去看,绝对是正确的选择,河西走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沟通世界的道路,是商贸的之路,是当时世界的血管,比如当时大汉就已经了解到了罗马,将其称为秦人;比如当时的阿尔泰群山,盛产金矿,而打通了河西走廊后,汉朝用了四百年的时间,将阿尔泰群山的金矿采挖一空。
而现在,世界之路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已经从陆上逐渐转移到了海上。
朱翊钧要感谢戚继光,戚继光在大宁卫、会宁卫的大捷,让朱翊钧省下了一大笔的开支,可以用于开海,而不是维持边方的安防,强悍的京营在草原上展现出了强横的实力,西进的土蛮汗、俺答汗,都要思索在戚继光活着的时候,和大明开战的代价。
“陛下看千万里外,察百年大势,洞若观火,英略如此,臣无憾也。”张居正对皇帝的这项投资非常的赞同,这是国家方向上的决策,陛下做的真的很好,开海,是陛下的新政,不是张居正的新政。
官厂、稽税、开海、重农桑,都是陛下的新政,吏治、清丈、学政、振武是张居正新政,而皇帝的新政和张居正新政,共同构成了万历新政。
主少国疑最大的问题就是皇权的缺位,导致大明体制的运转失效,万历的新政强度,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嘉靖新政,这是一次大明在国势衰弱时的救亡图存。
其势滔滔,其力万钧。
“先生这意思是不打算回内阁了吗?”朱翊钧眉头一皱,听出了张居正这话里的潜台词,这丁忧归丁忧,丁忧直接归隐不再出山的味道实在是有些浓郁。
张居正也很坦然,点头说道:“陛下,臣在西山,很是惬意,复古派的那些人,也会将目标看向臣,而不是陛下。”
嘉靖年间,道爷经历了多少次针对道爷的刺杀,至少两次皇宫大火、一次宫女刺杀,这是激烈的臣权和皇权的交锋,而张居正人不在京师,在西山,相比较德凉幼冲的皇帝,这些新政的敌人,更加憎恶张居正。
大抵只有廷臣才能知道皇帝新政和张居正的区别,在京堂、外官、天下缙绅眼里,这一切的新政,都是张居正做的。
商鞅死后被五马分尸,张居正始终秉持的信念,也不过是他可以被清算,但是新政的脚步不能停下。
当初杨博曾经拉拢过张居正,让张居正娶了他那个不存在的女儿,从此晋楚合流,张居正一家独大,直接将皇帝锁死在宫中,政令不出皇宫,张居正还不是为所欲为?彼时戚继光还是张居正的门下,掌握了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解释权的张居正,就是实质性的皇帝,真正的明摄宗。
张居正始终没有答应,跪着当元辅先生,不是张居正的目标,在帝制之下,即便是皇帝迫于各种风力舆论,或者是因为憎恶张居正这个太傅管得太严,要清算他,新政也不能停下。
“先生果然是闲的时间太长了。”朱翊钧摇头说道:“朕是天子,先生不回朝,就绑回去!”
“啊?哦。”张居正先是惊讶,而后则是怅然,自己家的徒弟,他很清楚,朱翊钧真的能干得出来。
而且皇帝这么干,张居正只能回朝,这是皇帝的权力,比如嘉靖六年,道爷下旨让谢迁回朝出任内阁,谢迁不肯,浙江巡抚和按察使直接把谢迁给绑上了船,送到了北衙,年事已高,一身旧疾的四朝老臣这才回到了文渊阁。
张居正觉得皇帝重要,因为他离朝之后,朝政一切运转正常,皇帝能够把控朝局,而朱翊钧则觉得张居正重要,不是西山老祖镇压,他一个嘴上没毛的小皇帝,朝臣哪个有恭顺之心?
王崇古现在还是怕张居正多过怕皇帝。
有张居正、戚继光在,朱翊钧是简单模式,没有张居正和戚继光在,朱翊钧面临的是炼狱模式。
“先生曾经对朕说,这朝堂最好的局面,莫过于君明臣良,上下一德,执国柄者守常道、秉直节、洁身远,于是以磨棱刓角之力,成其旋乾转坤之功,由是君尊而国全。”朱翊钧打出了一记回旋镖,砸在了张居正的头上。
这是张居正的原话,张居正告诉小皇帝,要是君臣离心离德,那么君主的乱命,臣子明知道不对也只会执行而不是责难陈善,皇帝是个人,不是个无所不知的、不会犯错的神,如果各方面专业的人才不肯责难陈善,则再英明的君主也会昏聩,再贤良的臣子也会变成奸佞。
在讲这段的时候,张居正将北宋末年的蔡京举例,年轻时候的蔡京也是一个不畏权贵、嫉恶如仇的臣子,甚至是北宋末年明相章惇的左膀右臂,就是帮助大宋攻伐西夏、攻灭吐蕃、开拓西南的章惇,蔡京的能力极强。
可宋徽宗赵佶继位后,蔡京成为了奸佞。
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则再平庸的君主也会变得英明,而臣子再奸佞也会成为贤良,君臣有着共同的目标,就可以实现旋乾转坤之功,君主会变得更加尊贵,国家变得更加周全。
张居正以诸葛亮和刘禅为例,刘禅并不是一个十分英明的君主,可诸葛亮和刘禅还是成为了魏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强悍无比的魏国,只能拿出龟缩战术,等着诸葛亮鞠躬尽瘁,武侯薨逝后,刘禅守蜀国坚持了三十年,最终不敌魏国,国破投降。
朱翊钧这一记回旋镖打的张居正无话可说。
“先生以为国朝谁可为太傅元辅?”朱翊钧看张居正不说话,直接开口问道。
诸葛亮还能推荐郭攸之、费祎、董允、张裔、蒋琬等人,张居正推荐谁?一看就没有任何担当只想着和稀泥的申时行?还是聚敛兴利谋求僭越的王崇古?还是执拗到有些固执的马自强?还是不太喜欢振武的王国光?亦或者是国姓正茂、凌云翼等人?
张居正其实想说王国光,王国光不喜振武,还是因为振武花的太多了,可王国光并不反对振武,只是不喜而已,王国光的政治主张是国富民强。
张居正最后仍然没说出口,因为他知道皇帝后面就在等着他开口,而后一记又一记的回旋镖砸向他。
比如,君子不器。
王国光是个器才,而不是不器全才。
不要跟皇帝辩论,这是大明科道言官们用自己的面子践行过的一个道理,上道胡言乱语的奏疏,会被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给反驳的体无完肤。
这是自己的弟子,张居正还不知道大明皇帝的实力?
朱翊钧和张居正聊了很久,聊到了吕宋总督府,说起了陈成毅,这是个举人,在吕宋负责开采铜矿、金矿,去年第一年送了三十万斤的铜矿,今年则送了近六十万斤,能铸铜钱九千万钱,而婆罗洲送来了不少的金子。
琉球使者将大明的条件送了回去,琉球国王十分的犹豫,大明要海防巡检,还要良港驻军,这对琉球国王尚久而言,是个比较难以接受的条件,朱翊钧也不急,琉球国王一旦完全倒戈倭国,那么琉球战场,就是大明水师的磨刀石。
而长崎总督府今岁一共输入白银不过一百二十万两,预计会达到两百到三百万两,成为和泰西大帆船一样可靠的白银输入端,朱翊钧跟张居正聊到了徐渭,徐渭这个人对朝廷没有任何的恭敬之心,说他是反贼并不为过,可是徐渭到底是大明人,他忠诚于大明,也是个可用之人,只要大家志向一致,目标相同,就是可用良才。
大明的情况不一样,北虏现在的自然禀赋,完全不如汉时草原,此时的草原酷寒无比,根本支撑不起来任何人的野心,俺答汗和大明打了那么多年,胜多输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败仗,但是打着打着,他手下的万户就不想打了,自然禀赋在那放着,根本没有蛇吞象的本钱了。
匈奴的使者敢羞辱吕后是因为当时匈奴就是比大汉要强,吕后就得笑脸相迎,而北虏的使者三娘子,每次进京都是好话说尽,夹在大明和北虏主战派之间左右为难,甚至都打算着夜卧龙床,看能不能整个混血宝宝,让俺答封贡的王爵能够继续传下去,让贡市维持下去。
朱翊钧不必像汉武帝那样,完全的穷兵黩武,建立两个骑营,六千人,留下精锐骑兵的种子,一旦大明和北虏之间无法完成和解,等到国力振奋之后,这六千老兵,足够孵化出五万、十万的精锐骑兵。
“先生,现在内帑有一千万白银,朕打算全都投到海贸事上,大力促进造船、棉布、丝绸、瓷器等等产业,以图白银更加快速便捷的流入。”朱翊钧跟张居正说起了皇家投资的安排,内帑太监已经给出了详细的投资表,皇庄将在这些产业上,遍地开花。
一千万银的投资,在万历五年,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这笔钱将会用于产业链的形成、工艺改进、产业匠人培养、以及基础建设等等方面,促进开海的规模和产业成熟。
这一千万银,有一部分是张居正给的零花钱,一年一百二十万两的金花银,有王崇古上交的利润,有骆秉良在南衙追欠抄家、有天子南库市舶司的进献,有皇庄的收益。
“一千万?!”张居正猛的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皇帝,表情震惊无比,这还是他认识那个吝啬鬼?
一出手就是千万两白银!那可是皇帝五年省吃俭用,穿衣服只穿青衣不穿紫袍省下来的钱,一股脑全都花出去?
张居正还以为小皇帝打算把自己攒的银子,全都带进皇陵里埋起来,生生世世的陪着。
在张居正看来,皇帝把银子用在修皇陵这件事上,和地主把白银埋在土里是一样的古怪行为,金银是货币,只有流通起来才有价值,不流通的时候,不能吃不能穿,没有任何的价值可言。
张居正只能说,小皇帝是真的有趣,省是真的省,花也是真舍得花,一出手就是千万白银的投资。
“其实不够,但朕只有这么多了。”朱翊钧略显无奈的说道,还是穷闹的,投资之后所有的结余还会再次投资,整个大明开海事业,绝对不是一千万、两千万白银就足够的。
朱翊钧十分明确的说道:“汉武帝打匈奴未尝不是为了河西走廊,为了西域,为了丝绸之路,现在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存在,丝绸之路的贸易已经极速衰弱,而海路成了新的世界之路。”
“彼时,汉武帝为了世界之路,今日朕也是为了世界之路。”
汉武帝和匈奴的决战,对匈奴的战略,站在后世的角度去看,绝对是正确的选择,河西走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沟通世界的道路,是商贸的之路,是当时世界的血管,比如当时大汉就已经了解到了罗马,将其称为秦人;比如当时的阿尔泰群山,盛产金矿,而打通了河西走廊后,汉朝用了四百年的时间,将阿尔泰群山的金矿采挖一空。
而现在,世界之路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已经从陆上逐渐转移到了海上。
朱翊钧要感谢戚继光,戚继光在大宁卫、会宁卫的大捷,让朱翊钧省下了一大笔的开支,可以用于开海,而不是维持边方的安防,强悍的京营在草原上展现出了强横的实力,西进的土蛮汗、俺答汗,都要思索在戚继光活着的时候,和大明开战的代价。
“陛下看千万里外,察百年大势,洞若观火,英略如此,臣无憾也。”张居正对皇帝的这项投资非常的赞同,这是国家方向上的决策,陛下做的真的很好,开海,是陛下的新政,不是张居正的新政。
官厂、稽税、开海、重农桑,都是陛下的新政,吏治、清丈、学政、振武是张居正新政,而皇帝的新政和张居正新政,共同构成了万历新政。
主少国疑最大的问题就是皇权的缺位,导致大明体制的运转失效,万历的新政强度,远远超过了当年的嘉靖新政,这是一次大明在国势衰弱时的救亡图存。
其势滔滔,其力万钧。
“先生这意思是不打算回内阁了吗?”朱翊钧眉头一皱,听出了张居正这话里的潜台词,这丁忧归丁忧,丁忧直接归隐不再出山的味道实在是有些浓郁。
张居正也很坦然,点头说道:“陛下,臣在西山,很是惬意,复古派的那些人,也会将目标看向臣,而不是陛下。”
嘉靖年间,道爷经历了多少次针对道爷的刺杀,至少两次皇宫大火、一次宫女刺杀,这是激烈的臣权和皇权的交锋,而张居正人不在京师,在西山,相比较德凉幼冲的皇帝,这些新政的敌人,更加憎恶张居正。
大抵只有廷臣才能知道皇帝新政和张居正的区别,在京堂、外官、天下缙绅眼里,这一切的新政,都是张居正做的。
商鞅死后被五马分尸,张居正始终秉持的信念,也不过是他可以被清算,但是新政的脚步不能停下。
当初杨博曾经拉拢过张居正,让张居正娶了他那个不存在的女儿,从此晋楚合流,张居正一家独大,直接将皇帝锁死在宫中,政令不出皇宫,张居正还不是为所欲为?彼时戚继光还是张居正的门下,掌握了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解释权的张居正,就是实质性的皇帝,真正的明摄宗。
张居正始终没有答应,跪着当元辅先生,不是张居正的目标,在帝制之下,即便是皇帝迫于各种风力舆论,或者是因为憎恶张居正这个太傅管得太严,要清算他,新政也不能停下。
“先生果然是闲的时间太长了。”朱翊钧摇头说道:“朕是天子,先生不回朝,就绑回去!”
“啊?哦。”张居正先是惊讶,而后则是怅然,自己家的徒弟,他很清楚,朱翊钧真的能干得出来。
而且皇帝这么干,张居正只能回朝,这是皇帝的权力,比如嘉靖六年,道爷下旨让谢迁回朝出任内阁,谢迁不肯,浙江巡抚和按察使直接把谢迁给绑上了船,送到了北衙,年事已高,一身旧疾的四朝老臣这才回到了文渊阁。
张居正觉得皇帝重要,因为他离朝之后,朝政一切运转正常,皇帝能够把控朝局,而朱翊钧则觉得张居正重要,不是西山老祖镇压,他一个嘴上没毛的小皇帝,朝臣哪个有恭顺之心?
王崇古现在还是怕张居正多过怕皇帝。
有张居正、戚继光在,朱翊钧是简单模式,没有张居正和戚继光在,朱翊钧面临的是炼狱模式。
“先生曾经对朕说,这朝堂最好的局面,莫过于君明臣良,上下一德,执国柄者守常道、秉直节、洁身远,于是以磨棱刓角之力,成其旋乾转坤之功,由是君尊而国全。”朱翊钧打出了一记回旋镖,砸在了张居正的头上。
这是张居正的原话,张居正告诉小皇帝,要是君臣离心离德,那么君主的乱命,臣子明知道不对也只会执行而不是责难陈善,皇帝是个人,不是个无所不知的、不会犯错的神,如果各方面专业的人才不肯责难陈善,则再英明的君主也会昏聩,再贤良的臣子也会变成奸佞。
在讲这段的时候,张居正将北宋末年的蔡京举例,年轻时候的蔡京也是一个不畏权贵、嫉恶如仇的臣子,甚至是北宋末年明相章惇的左膀右臂,就是帮助大宋攻伐西夏、攻灭吐蕃、开拓西南的章惇,蔡京的能力极强。
可宋徽宗赵佶继位后,蔡京成为了奸佞。
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则再平庸的君主也会变得英明,而臣子再奸佞也会成为贤良,君臣有着共同的目标,就可以实现旋乾转坤之功,君主会变得更加尊贵,国家变得更加周全。
张居正以诸葛亮和刘禅为例,刘禅并不是一个十分英明的君主,可诸葛亮和刘禅还是成为了魏国的眼中钉、肉中刺,强悍无比的魏国,只能拿出龟缩战术,等着诸葛亮鞠躬尽瘁,武侯薨逝后,刘禅守蜀国坚持了三十年,最终不敌魏国,国破投降。
朱翊钧这一记回旋镖打的张居正无话可说。
“先生以为国朝谁可为太傅元辅?”朱翊钧看张居正不说话,直接开口问道。
诸葛亮还能推荐郭攸之、费祎、董允、张裔、蒋琬等人,张居正推荐谁?一看就没有任何担当只想着和稀泥的申时行?还是聚敛兴利谋求僭越的王崇古?还是执拗到有些固执的马自强?还是不太喜欢振武的王国光?亦或者是国姓正茂、凌云翼等人?
张居正其实想说王国光,王国光不喜振武,还是因为振武花的太多了,可王国光并不反对振武,只是不喜而已,王国光的政治主张是国富民强。
张居正最后仍然没说出口,因为他知道皇帝后面就在等着他开口,而后一记又一记的回旋镖砸向他。
比如,君子不器。
王国光是个器才,而不是不器全才。
不要跟皇帝辩论,这是大明科道言官们用自己的面子践行过的一个道理,上道胡言乱语的奏疏,会被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给反驳的体无完肤。
这是自己的弟子,张居正还不知道大明皇帝的实力?
朱翊钧和张居正聊了很久,聊到了吕宋总督府,说起了陈成毅,这是个举人,在吕宋负责开采铜矿、金矿,去年第一年送了三十万斤的铜矿,今年则送了近六十万斤,能铸铜钱九千万钱,而婆罗洲送来了不少的金子。
琉球使者将大明的条件送了回去,琉球国王十分的犹豫,大明要海防巡检,还要良港驻军,这对琉球国王尚久而言,是个比较难以接受的条件,朱翊钧也不急,琉球国王一旦完全倒戈倭国,那么琉球战场,就是大明水师的磨刀石。
而长崎总督府今岁一共输入白银不过一百二十万两,预计会达到两百到三百万两,成为和泰西大帆船一样可靠的白银输入端,朱翊钧跟张居正聊到了徐渭,徐渭这个人对朝廷没有任何的恭敬之心,说他是反贼并不为过,可是徐渭到底是大明人,他忠诚于大明,也是个可用之人,只要大家志向一致,目标相同,就是可用良才。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3/3592/30416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