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谁为万民奔波,谁为万民之王
推荐阅读: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苟成神君,宗门让我入赘、史事讲将1、从死亡之中诞生、国潮1980、美漫:完蛋,我被父愁者包围了!、从渔民开始长生、双生星火、人生重启二十年、
朕真的不务正业正文卷第三百三十章谁为万民奔波,谁为万民之王黔国公府祖上真的姓朱,虽然是义子,虽然后来改回了本姓,但沐英八岁的时候被朱元璋收养,改回沐姓不是沐英能决定的,他只能这么做。因为他爹朱元璋夺了天下,成了皇帝。
成了皇帝,这家里规矩大了,如果朱元璋没得天下,家里没那么大的规矩,沐英是没有必要改回本姓的。
黔国公府在大明的地位十分特殊,介于武勋之上,宗室之下,既有武勋的尊贵,又没有宗室的藩禁,黔国公忠君体国,体朝廷振奋之意,镇守西南两百年,忠心耿耿,是因为祖上真的姓朱。
殷正茂凭什么受到皇帝如此殊荣?
现在殷正茂被赐了国姓,算是宗室,也算是武勋。
上一次殷正茂回京述职,吕宋地面官吏军兵,一致认为殷正茂肯定是大明皇室流落在外的私生子。
现在大明皇帝如此恩厚,为了解释这个现象,大家心中这个猜测,更加坚定了几分。
“国姓爷,陛下让国姓爷武力催收这货款,这件事,国姓爷有什么思路吗?”李佑恭略显好奇的问道,这件事非常难办,这些个红毛番在这些个种植园根深蒂固,根基深厚,大明水师军力恒强,可这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这些个地头蛇可不是那么好处置的。
“分而化之,各个击破,挑唆赏罚,离间隔阂。”殷正茂身子往前倾了倾,手微微向前伸,用力一抓,表示尽在自己掌握之中,从殷正茂到吕宋之后,就发现大明皇帝对南洋上的种植园垂涎欲滴,这不是一天两天,是已经馋了五年了。
殷正茂也一直在思索,到底该怎么办。
李佑恭思索了片刻问道:“挑拨离间?”
“里挑外撅。”殷正茂选择了正面回答。
离开了大明四方腹地的殷正茂不用再普遍遵守自己的高道德,而是选择了最省钱省力,长治久安的打法,不能让大明在催收货款的过程中,变成侵略者的模样,而是要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在他们打的头破血流的时候,再略微出手,就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国姓爷,不愧是读书人。”李佑恭端起了酒杯。
“拾人牙慧而已。”殷正茂和李佑恭碰了一杯,他说拾人牙慧,也不是胡说,他解释道:“东汉永元元年,窦宪大败北匈奴,长驱三千余里,彼时大汉攻伐匈奴,无力西顾,西羌诸部多乱,张掖太守邓训为校尉,稍以赏赂离闲之,由是诸部彼此征伐不断,祸患少解。”
挑拨离间这种把戏,老祖宗都在玩,不是什么稀奇的工具。
酒足饭饱,殷正茂安排了李佑恭等一众天使在总督府下榻。
里挑外撅,激化泰西红毛番殖民者和当地土著的矛盾,再以救世主的身份登场,拯救庶民于水火之中,这些工作要由水上飞们完成,而还有战争的准备工作要筹备,比如陛下部署在吕宋的五桅过洋船、三桅夹板舰、战座船还在路上。
准备工作还包括了将整个棉兰老岛上的红毛番关在一个高墙之中,不能让他们干涉到大明武力收取货款的进程,皇帝是垂涎欲滴,殷正茂是准备已久,当圣旨来到了吕宋的时候,战争机器开始缓缓运转了起来。
次日的清晨天亮了之后,殷正茂带着李佑恭参观了吕宋造船厂。
吕宋造船厂,从一开始就拥有修建三桅夹板舰的能力,大明的第一艘全面仿建泰西夹板舰就是在吕宋造船厂下水的,在造船失去了商品优势的时候,仿造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而后大明很快就摸排清楚自己的产业,打通了产业链,再次启用了龙江造船厂、松江造船厂、福建造船厂、广州电白造船厂和吕宋造船厂。
大明造船业,变得生机勃勃。
开海,不是张居正的新政,是皇帝的新政,这是陛下的新政,围绕着开海的臣子,政治底色都是帝党。
吕宋造船厂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原材料便宜,木材从南洋运往大明的运费要比到吕宋昂贵,吕宋的三桅夹板舰,可是热销的产品,在五年的时间里,在殷正茂的经营下,吕宋造船厂,从两条船坞作塘,增加到了九条船坞作塘。
“这一号和二号塘,是之前红毛番建的塘,实在是太小,淤泥极多,而且没有硬化筑底,导致这生产容易出现奇奇怪怪的问题,上一次两条船下水,桅杆歪了,可是怎么都找不到问题,原来是地面沉降,所以现在将一号和二号进行了扩塘和筑底。”殷正茂说起了造船之事。
一号、二号塘是老塘,是红毛番建的,这底部没有石灰筑底,就是混凝土筑底,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偏差,造船的匠人们,找了许久许久问题,甚至怀疑是惊怒了泰西的神,所以才有这种麻烦,烧香拜佛不管用,只好把塘清理,才发现是底部产生了塌陷。
“这塘口,是不是可以修建五桅过洋船?”李佑恭看着剩下七条塘口的规模,感觉有些似曾相识。
“大珰说笑了。”殷正茂摇头,他左右看了看,从桌上拿起了一个木工件儿,随手拆开,而后又装在了一起,多出了四个零件,装不上去。
船在海上就是命,多这四个零件出来,不是胡闹是什么?
他又拿起了旁边的木工玩具鲁班锁,拆开散落一地,他笑着说道:“泰西好战的费利佩二世,船长安东尼奥,之所以肯为五桅过洋船付款,是他们不想仿造吗?是仿造不了。”
“就像这鲁班锁一样,拆开容易,重建难。”
鲁班锁,传说是鲁班发明的一种玩具,六根木条互相巧妙锁定,不需要外力就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没经过训练,拆开就合不上了,大明的五桅过洋船都是类似的结构,你可以拆,但是是否能装的起来,全看天意。
殷正茂这话的意思,自然是五桅过洋船仿造不易,其实还有一层,吕宋地面和朝廷的信任现在还很薄弱,如果殷正茂真的敢造五桅过洋船,会对这种信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这种弥足珍贵的信任,绝对不是银子可以修复的。
殷正茂深受皇恩,吕宋总督府沐浴皇恩而生,沐浴皇泽而长,很难想象,吕宋总督府背叛了皇帝,大明皇帝得疯成何等模样。
就大明皇帝那个脾气,怕是把皇宫给拆了,也要造船,如果木头还不够,就把大明皇陵的地面建筑给拆了,也要平定吕宋谋反作乱。
大明皇帝真的干得出来。
殷正茂带着李佑恭参观了造船厂后,又去参观了石灰厂,路面硬化、船厂铸底、海岸堤坝等等,都需要用到石灰厂,尤其是港口一些木制的栈桥,也都换成了钢混的结构,更加耐用。
下午,殷正茂带领着李佑恭参观了吕宋的铜矿,这里是马尼拉东边不足三十里的一个小镇,现在有了自己的名字——铜祥镇。
也从一个不足三五百人的小镇,变成了足足有三万余匠人生活的重镇。
陈成毅是这个铜厂的督办,这可是皇帝陛下圣命任命的督办,上一次大船到松江府送过去了五十万斤的赤铜,陈成毅因为采铜有功,提拔为了吕宋铜厂督办,全权负责吕宋铜矿的开采。
陈成毅可是正七品的朝廷命官。
陈成毅带着李佑恭和总督府随行人员,走向了铜山,路上铺设着木轨,是为了方便同铜料下山冶炼,汞齐法效率更高,可陈成毅还是选择了效率较低的铅炼,一来没有汞,二来,汞齐法之下没有老匠人,能活过二十都算长寿。
陈成毅带着李佑恭站在矿山之前,开口说道:“老匠人们,凭经验识别地势、地貌、找到苗引,据苗引找矿。”
寻找苗引,在这一行叫寻龙,就是寻找矿脉的大龙,画风大概就是类似于: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如有八重险,不出阴阳八卦形。
当然实际上找苗引是个很难很难的地质学问题,陈成毅已经在总结寻苗引的办法,地势地貌,土壤的构成等等,将经验进行总结,最后形成能够传授给他人的技术,就是陈成毅这个举人要做的事儿。
“找到了苗引,沿苗脉凿硐,硐内再分类。主要是斜巷入山,深者长达数里,逐级开采。硐内用木架镶顶,有时候也会用石灰钢柱镶顶,防止塌陷,通风用的是风柜,一种往复式的大风箱,如果是长巷,就是超过百步的矿洞,就需要另造风井,井口嵌踏,若是有沁水,可以爬出。”
“排水用的唧筒,一条数里长巷有水龙百余,用工千余人。”
陈成毅介绍着铜厂采矿的诸多设备,支撑、通风、紧急疏散出口、排水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夜以继日的开山挖洞。
而下井则是雇佣的土著,不是从中原迁徙来的历代汉民,而是当地的土著,因为他们的个头更加矮小,用工成本低廉,这下窑是个辛苦活,全靠人力开凿,用麻袋和吊筐把铜料背出来,条件极为恶劣,若遇到积水、崩塌,死者广众,少则二三十,多则百千余人。
万历六年四月,一条四里深的长巷先是发生了地下水喷涌,随后塌方开始,一百多个窑民永远埋在了矿井之中。
“矿山的经验,都是需要命去累积的,尤其是井下。”陈成毅十分平静的说出了一番残忍的话,采矿技术的进步,由当地土著承担代价,贡献自己的生命去累积经验。
这很残忍,也很现实,陈成毅见得多了,从开始有些于心不忍,到后来变得冷眼旁观,大明的王化相比较泰西的确温和,可也是温和一些,并不是不残忍,至少大明官办的窑厂,按时按量发钱,从不拖欠。
“预计明年,可以产铜六百四十万斤。”陈成毅没有带大珰深入矿山,他们还要参观炼铜厂,一边走一边汇报了明年的预计产量。
“赤铜?”李佑恭眉头紧皱的问道,铜料六百四十万斤也就罢了,如果是赤铜,这个地方,大明是决计不能放弃的!
大明皇帝、大明太傅、大明户部,个顶个都是尚节俭的主儿,那恨不得一文钱掰成八瓣儿花!
无他,穷怕了。
陈成毅非常肯定的说道:“赤铜,明年预计可产铜料可以铸八亿万历通宝,已经超过了滇铜的产量。”
云南的铜,运输不便,而离港口只有三十里地的铜祥镇,显然更具有运输优势,这就是开海的意义所在,大明缺金少银无铜,大明福建河南的银山,一年还能炼十万两的银子,但是滇铜一年都生产不了等价的赤铜。
八亿通宝等于八十万贯,官方汇率等于八十万银币,可是按照民间的汇率而言,这八亿铜钱可以换到一百一十五万银币。
大明宝源局是一银等于一千铜钱,而民间一银等于七百铜钱,之所以会有这种汇差,自然是因为大明获铜的绝对数量,远低于获得白银,大明的白银现在一年能流入四百万银到六百万银,主要来自于泰西和倭国,可是铜的出产,全靠滇铜。
成了皇帝,这家里规矩大了,如果朱元璋没得天下,家里没那么大的规矩,沐英是没有必要改回本姓的。
黔国公府在大明的地位十分特殊,介于武勋之上,宗室之下,既有武勋的尊贵,又没有宗室的藩禁,黔国公忠君体国,体朝廷振奋之意,镇守西南两百年,忠心耿耿,是因为祖上真的姓朱。
殷正茂凭什么受到皇帝如此殊荣?
现在殷正茂被赐了国姓,算是宗室,也算是武勋。
上一次殷正茂回京述职,吕宋地面官吏军兵,一致认为殷正茂肯定是大明皇室流落在外的私生子。
现在大明皇帝如此恩厚,为了解释这个现象,大家心中这个猜测,更加坚定了几分。
“国姓爷,陛下让国姓爷武力催收这货款,这件事,国姓爷有什么思路吗?”李佑恭略显好奇的问道,这件事非常难办,这些个红毛番在这些个种植园根深蒂固,根基深厚,大明水师军力恒强,可这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这些个地头蛇可不是那么好处置的。
“分而化之,各个击破,挑唆赏罚,离间隔阂。”殷正茂身子往前倾了倾,手微微向前伸,用力一抓,表示尽在自己掌握之中,从殷正茂到吕宋之后,就发现大明皇帝对南洋上的种植园垂涎欲滴,这不是一天两天,是已经馋了五年了。
殷正茂也一直在思索,到底该怎么办。
李佑恭思索了片刻问道:“挑拨离间?”
“里挑外撅。”殷正茂选择了正面回答。
离开了大明四方腹地的殷正茂不用再普遍遵守自己的高道德,而是选择了最省钱省力,长治久安的打法,不能让大明在催收货款的过程中,变成侵略者的模样,而是要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在他们打的头破血流的时候,再略微出手,就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国姓爷,不愧是读书人。”李佑恭端起了酒杯。
“拾人牙慧而已。”殷正茂和李佑恭碰了一杯,他说拾人牙慧,也不是胡说,他解释道:“东汉永元元年,窦宪大败北匈奴,长驱三千余里,彼时大汉攻伐匈奴,无力西顾,西羌诸部多乱,张掖太守邓训为校尉,稍以赏赂离闲之,由是诸部彼此征伐不断,祸患少解。”
挑拨离间这种把戏,老祖宗都在玩,不是什么稀奇的工具。
酒足饭饱,殷正茂安排了李佑恭等一众天使在总督府下榻。
里挑外撅,激化泰西红毛番殖民者和当地土著的矛盾,再以救世主的身份登场,拯救庶民于水火之中,这些工作要由水上飞们完成,而还有战争的准备工作要筹备,比如陛下部署在吕宋的五桅过洋船、三桅夹板舰、战座船还在路上。
准备工作还包括了将整个棉兰老岛上的红毛番关在一个高墙之中,不能让他们干涉到大明武力收取货款的进程,皇帝是垂涎欲滴,殷正茂是准备已久,当圣旨来到了吕宋的时候,战争机器开始缓缓运转了起来。
次日的清晨天亮了之后,殷正茂带着李佑恭参观了吕宋造船厂。
吕宋造船厂,从一开始就拥有修建三桅夹板舰的能力,大明的第一艘全面仿建泰西夹板舰就是在吕宋造船厂下水的,在造船失去了商品优势的时候,仿造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而后大明很快就摸排清楚自己的产业,打通了产业链,再次启用了龙江造船厂、松江造船厂、福建造船厂、广州电白造船厂和吕宋造船厂。
大明造船业,变得生机勃勃。
开海,不是张居正的新政,是皇帝的新政,这是陛下的新政,围绕着开海的臣子,政治底色都是帝党。
吕宋造船厂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原材料便宜,木材从南洋运往大明的运费要比到吕宋昂贵,吕宋的三桅夹板舰,可是热销的产品,在五年的时间里,在殷正茂的经营下,吕宋造船厂,从两条船坞作塘,增加到了九条船坞作塘。
“这一号和二号塘,是之前红毛番建的塘,实在是太小,淤泥极多,而且没有硬化筑底,导致这生产容易出现奇奇怪怪的问题,上一次两条船下水,桅杆歪了,可是怎么都找不到问题,原来是地面沉降,所以现在将一号和二号进行了扩塘和筑底。”殷正茂说起了造船之事。
一号、二号塘是老塘,是红毛番建的,这底部没有石灰筑底,就是混凝土筑底,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偏差,造船的匠人们,找了许久许久问题,甚至怀疑是惊怒了泰西的神,所以才有这种麻烦,烧香拜佛不管用,只好把塘清理,才发现是底部产生了塌陷。
“这塘口,是不是可以修建五桅过洋船?”李佑恭看着剩下七条塘口的规模,感觉有些似曾相识。
“大珰说笑了。”殷正茂摇头,他左右看了看,从桌上拿起了一个木工件儿,随手拆开,而后又装在了一起,多出了四个零件,装不上去。
船在海上就是命,多这四个零件出来,不是胡闹是什么?
他又拿起了旁边的木工玩具鲁班锁,拆开散落一地,他笑着说道:“泰西好战的费利佩二世,船长安东尼奥,之所以肯为五桅过洋船付款,是他们不想仿造吗?是仿造不了。”
“就像这鲁班锁一样,拆开容易,重建难。”
鲁班锁,传说是鲁班发明的一种玩具,六根木条互相巧妙锁定,不需要外力就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没经过训练,拆开就合不上了,大明的五桅过洋船都是类似的结构,你可以拆,但是是否能装的起来,全看天意。
殷正茂这话的意思,自然是五桅过洋船仿造不易,其实还有一层,吕宋地面和朝廷的信任现在还很薄弱,如果殷正茂真的敢造五桅过洋船,会对这种信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这种弥足珍贵的信任,绝对不是银子可以修复的。
殷正茂深受皇恩,吕宋总督府沐浴皇恩而生,沐浴皇泽而长,很难想象,吕宋总督府背叛了皇帝,大明皇帝得疯成何等模样。
就大明皇帝那个脾气,怕是把皇宫给拆了,也要造船,如果木头还不够,就把大明皇陵的地面建筑给拆了,也要平定吕宋谋反作乱。
大明皇帝真的干得出来。
殷正茂带着李佑恭参观了造船厂后,又去参观了石灰厂,路面硬化、船厂铸底、海岸堤坝等等,都需要用到石灰厂,尤其是港口一些木制的栈桥,也都换成了钢混的结构,更加耐用。
下午,殷正茂带领着李佑恭参观了吕宋的铜矿,这里是马尼拉东边不足三十里的一个小镇,现在有了自己的名字——铜祥镇。
也从一个不足三五百人的小镇,变成了足足有三万余匠人生活的重镇。
陈成毅是这个铜厂的督办,这可是皇帝陛下圣命任命的督办,上一次大船到松江府送过去了五十万斤的赤铜,陈成毅因为采铜有功,提拔为了吕宋铜厂督办,全权负责吕宋铜矿的开采。
陈成毅可是正七品的朝廷命官。
陈成毅带着李佑恭和总督府随行人员,走向了铜山,路上铺设着木轨,是为了方便同铜料下山冶炼,汞齐法效率更高,可陈成毅还是选择了效率较低的铅炼,一来没有汞,二来,汞齐法之下没有老匠人,能活过二十都算长寿。
陈成毅带着李佑恭站在矿山之前,开口说道:“老匠人们,凭经验识别地势、地貌、找到苗引,据苗引找矿。”
寻找苗引,在这一行叫寻龙,就是寻找矿脉的大龙,画风大概就是类似于: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如有八重险,不出阴阳八卦形。
当然实际上找苗引是个很难很难的地质学问题,陈成毅已经在总结寻苗引的办法,地势地貌,土壤的构成等等,将经验进行总结,最后形成能够传授给他人的技术,就是陈成毅这个举人要做的事儿。
“找到了苗引,沿苗脉凿硐,硐内再分类。主要是斜巷入山,深者长达数里,逐级开采。硐内用木架镶顶,有时候也会用石灰钢柱镶顶,防止塌陷,通风用的是风柜,一种往复式的大风箱,如果是长巷,就是超过百步的矿洞,就需要另造风井,井口嵌踏,若是有沁水,可以爬出。”
“排水用的唧筒,一条数里长巷有水龙百余,用工千余人。”
陈成毅介绍着铜厂采矿的诸多设备,支撑、通风、紧急疏散出口、排水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夜以继日的开山挖洞。
而下井则是雇佣的土著,不是从中原迁徙来的历代汉民,而是当地的土著,因为他们的个头更加矮小,用工成本低廉,这下窑是个辛苦活,全靠人力开凿,用麻袋和吊筐把铜料背出来,条件极为恶劣,若遇到积水、崩塌,死者广众,少则二三十,多则百千余人。
万历六年四月,一条四里深的长巷先是发生了地下水喷涌,随后塌方开始,一百多个窑民永远埋在了矿井之中。
“矿山的经验,都是需要命去累积的,尤其是井下。”陈成毅十分平静的说出了一番残忍的话,采矿技术的进步,由当地土著承担代价,贡献自己的生命去累积经验。
这很残忍,也很现实,陈成毅见得多了,从开始有些于心不忍,到后来变得冷眼旁观,大明的王化相比较泰西的确温和,可也是温和一些,并不是不残忍,至少大明官办的窑厂,按时按量发钱,从不拖欠。
“预计明年,可以产铜六百四十万斤。”陈成毅没有带大珰深入矿山,他们还要参观炼铜厂,一边走一边汇报了明年的预计产量。
“赤铜?”李佑恭眉头紧皱的问道,铜料六百四十万斤也就罢了,如果是赤铜,这个地方,大明是决计不能放弃的!
大明皇帝、大明太傅、大明户部,个顶个都是尚节俭的主儿,那恨不得一文钱掰成八瓣儿花!
无他,穷怕了。
陈成毅非常肯定的说道:“赤铜,明年预计可产铜料可以铸八亿万历通宝,已经超过了滇铜的产量。”
云南的铜,运输不便,而离港口只有三十里地的铜祥镇,显然更具有运输优势,这就是开海的意义所在,大明缺金少银无铜,大明福建河南的银山,一年还能炼十万两的银子,但是滇铜一年都生产不了等价的赤铜。
八亿通宝等于八十万贯,官方汇率等于八十万银币,可是按照民间的汇率而言,这八亿铜钱可以换到一百一十五万银币。
大明宝源局是一银等于一千铜钱,而民间一银等于七百铜钱,之所以会有这种汇差,自然是因为大明获铜的绝对数量,远低于获得白银,大明的白银现在一年能流入四百万银到六百万银,主要来自于泰西和倭国,可是铜的出产,全靠滇铜。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3/3592/30416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