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推荐阅读: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苟成神君,宗门让我入赘、史事讲将1、从死亡之中诞生、国潮1980、美漫:完蛋,我被父愁者包围了!、从渔民开始长生、双生星火、人生重启二十年、
杀鸡焉用牛刀,在俗文俗语中的意思是,做事不必动用大力气,但是在儒学士眼里,这句话的意思是,治国亦用礼乐,这是孔子和弟子子游关于治国的一个辩论,朱翊钧学过这句的真实意思。
王崇古之所以要下这么大的力气,完全是因为官厂团造的重要。
官厂团造,是刺激惰性或者安稳状态的势要豪右离开土地投入工坊、安置因为下困于兼并遍地都是的流氓、用于引领大明向商品经济蜕变的重要手段,或许在士大夫的眼里,卑贱的工匠只是人,但对王崇古而言,是他华丽的转身的根基。
所以,他拿出了三个办法,来管理官厂的姑息裙带,抄政敌张居正的作业,根本一点犹豫没有,那叫一个心安理得。
工部尚书汪道昆对此事深表赞同,工部本来居于六部之末,朝堂上的透明人,随着官厂团造法的逐步推行,声量越来越大。
“官厂团造法的确是国初军屯卫所和住坐工匠的结合,时光荏苒,今日非彼日,即便是再像,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如果从生产图的角度去考量,那么我们很容易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官厂团造的生产力会随着机械进步而快速进步,迟早有一,能够提供给人足够的商品。”汪道昆对松江学派的一些观点是不认可的。
松江学派认为官厂团造=军屯卫所,但是军屯卫所的生产关系是佃户和地主之间的矛盾统一体,而官厂团造并非如此,受限于土地产出的影响,导致军屯卫所的产出无法满足军屯卫所人口的增长。
国初的时候,人口少、土地多,一户可能管理一牛之地,一牛之地就是一头牛能够耕犁的土地,大约为一百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越来越多,土地变少,蓉矛盾开始突显,这个时候一户人家可能只有十亩地甚至二十亩地。
农业生产的改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两分种,三分管,五分肥,想要农业生产产生突破,都是以百年为单位去衡量。
而官厂团造的技术进步,是肉眼可见的,这就是汪道昆对官厂团造如此重视的原因,它现在不是鸡,而是一头牛,未来它可能变成一头壮实的牛。
“工兵团营。”张居正提到了一个朝堂分歧最大的地方。
王崇古、汪道昆、曾省吾领刑部、兵部和工部三部坚定支持,工兵团营向地方推行,流氓一多,治安混乱,民乱四起,违法普遍存在,刑部名存实亡,王崇古的刑部支持工兵团营,可不仅仅以为王崇古自己。
而张居正、王国光、万士和则反对工兵团营的马上推行,双方围绕着工兵团营已经进行了数次的交锋,但是谁都奈何不了谁。
万士和对着王崇古笑着道:“吹求过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王次辅可是稍微等一下,等工兵团营的制度再完善一些,否则一个生瓜蛋子推向大明两京一十四省,出了问题,朝廷翻了烧饼也就翻了,丢脸也就丢了,可是这个制度再想实现,就是难如登了,因为它已经被证明错了。”
“王次辅,你也不想工兵团营失败吧?”
王崇古被堵了一下,万士和讲的是有些道理的,一旦实践证明不可行,那工兵团营在万历一朝就不可能再次推行了,维持国朝稳定,在王崇古看来,从来不是贬义词。
王崇古面露不甘的道:“在我看来,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其实可以让地方试着组建,跟着朝堂亦步亦趋,朝堂政策改变,地方也跟着变,而且地方也可以在践履之实中,不断的因地制宜,大明各地情况不同,具体政策也会有细微的差别。”
万历维新的新政,在大明各地并不完全一致,执行起来,地方都有些细微的差别,比如,大明在云贵川黔四地,都不会禁止聚众讲学,若是有士大夫前往,还会给路费配驿,这是兴文教教化当地土司,而且清丈的力度很弱,云南甚至默许黔国公府兼并土地,主要矛盾不同,政令各不相同。
显然,这件事上,保守派是张居正,激进派是王崇古了。
“王次辅,咱们都是从地方爬上来的,朝堂变,地方真的会跟着变吗?”万士和摇头道:“这是不可能的,从一开始就少点空子为宜。”
“行吧。”王崇古终于认了,再忍一段时间,现在制度上漏洞百出,还是需要再认真打磨一下。
在这个最针锋相对的议题之后,文华殿上的氛围变得轻松了许多。
李成梁在辽东又尺进寸取,拓土了一百多里地,设立了六个屯堡,这已经成为了每年的惯例,每年李成梁都要拓土,主要是黑土地真的非常诱人。
万历共十年,李成梁拓土六百里,李成梁用每年拓土来表达自己的恭顺之心,每年拓土不等,而今年,李成梁的屯堡已经抵达了吉林造船厂。
吉林造船厂,特派遣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于永乐十八年、洪熙元年、宣德七年三次领军至此兴役造船,规模庞大的造船厂,成为了连接京师、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的纽带和锁钥之地。
“辽东都指挥使刘清看到树林里有一堆的锦鸡,故起名鸡林,后来觉得不好听,改为了吉林。”万士和起了吉林这个名字的由来,也算是趣事一件。
户部尚书王国光颇为感慨的道:“大明屯堡在扩张,大明百姓在前往辽东谋生,土地肥沃,一年一熟也能养活一批百姓了。”
“北衙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因为这里是大明两片最大产粮区的锁钥之地,战略要地中的要地。”
堪舆图越来越精细,适合耕种的大范围耕种区,华北平原和辽东平原的连接处,正是北衙,以农桑为本,北衙的地理位置显得格外重要了。
或许,当初成祖文皇帝开辟奴儿干都司,就是为了证明北迁的正确性,开辟一片产粮地,但各种原因导致成祖文皇帝没有做完这件事。
吉林这个地方,是永乐、宣德年间的实土郡县的地方,随着兴文匽武的大势,大明辽东方向完全龟缩在了铁岭、抚顺沿线的长城地带,这让大明辽东都司始终处于一种被动防守,无法进攻的窘境当中,大明对关外的事情了解的越来越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
这真的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一旦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外喀尔喀、鞑靼左翼土蛮汗诸部完成合流,大明将会彻底陷入兵凶战危的困境之郑
赶走了鞑靼左翼土蛮汗诸部后,大明在辽东方向并不是高枕无忧,而是需要进一步的推进,完成实土郡县。
现在李成梁一直在做这件事,大明格物博士前往辽东绘制了比较精密的堪舆图。
让朝堂庆幸的是,李成梁没有继续向藩镇化的迹象,看起来,李成梁并不想当大明的安禄山,安禄山史思明能在大唐造反,是因为唐玄宗的纵容,也是因为大唐对河北三镇之地的苛责政策。
大明皇帝不纵容李成梁,对李成梁常怀有警惕之心,这一点连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都很清楚,戚继光不止一次表示,李成梁是否会向藩镇滑落,主要取决于京营是否强横,京营强他就是想也不能,京营弱,他就是不想也得藩镇化。
李如松认为:戚帅得对。
朝堂整搞兴文匽武,搞以文制武,甚至文官可以先斩后奏杀死武官,那边方军镇怀恨在心,不反也会出工不出力,临阵对放三铳,对得起朝廷了,谁家好人好好的大明宁远侯不当,当野猴子的山大王?
大明对辽东都司,更谈不上苛责二字,相反各种政令支持李成梁在辽东开拓,忠君体国侯于赵,多次请屯田政策,编民齐户,甚至山东每年还要运粮到辽东都司,而辽东都司也是最先实现全饷的军区,在万历二年讨伐古勒寨时,就补足了全饷,比其他九边要早一年。
苛责亏待决计谈不上,辽东失去了藩镇化的基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基础,李成梁现在表现的更像是大明忠君体国、可靠的开拓大将,在辽东横冲直闯,现在已经拓土到了吉林,并且请命重设造船厂。
“最近解刳院上晾奏疏,内容比较玄奇,请诸位一观。”张居正面色古怪无比的道:“解刳院的大医官,从自然选择这件事上,论证华夷之辨。”
张居正面色五味成杂,他看到这本奏疏的题目时,只觉得解刳院的大医官疯魔了,但认真阅读之后,反而觉得非常合理,逻辑自洽,而且可以解释很多问题。
一篇怪东西。
“什么东西?论证华夷之辨?”礼部尚书万士和多少有点麻,华夷之辨这个可是礼法的重要战场,结果解刳院的大医官要从生物学上去解释。
解刳院讨论的是变化和选择。
一切都要从门头沟西山煤局的扑棱蛾子起。
煤烟导致西山的扑棱蛾子都变成了黑色,因为更加不容易被敌发现,而白色逐渐稀少,这是择也是人择,解刳院的大医官李时珍和陈实功注意到了这一事实,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一个《择论》、《人择论》主张:生物界物种的进化及变异,系以择的进化,亦以人择演化。
择,自然选择,人择,人为选择。
这些扑棱蛾子的变化,引起了解刳院对人类进化的思考,人从毛茹饮血,到稳定的农耕,而后建立了聚集地,形成了稳定的生态,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变得微弱,人类是否停止了演化,是解刳院的担忧。
很快,解刳院释怀了,因为他们从宝岐司看到了育种,这是人为的选择。
人类驯化了牲畜植物,不断按照需求选择牲畜植物,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加轻松,比如两宋占城稻逐渐代替了传统稻谷,比如现在救荒的番薯,不断选种育种之下,产量节节攀升。
人为选择,相对于自然选择而言,目的性更强,而且速度更快。
人为选择干涉了农作物、牲畜的演化,那人为选择是否干涉到了人类本身呢?
答案是肯定的。
人类的演化在加速,这就是《择论》、《人择论》的框架下,对人类演化的思考。
“首先,解刳院的《择论》可谓是石破惊,一语道破机,这一点是要值得肯定的,物竞择,适者生存,简单的八个字,概括了万物无穷之理。”万士和首先肯定了择论,他解释道:“物竞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是陛下给择论的批注,鞭辟入里,精炼见解,可谓是妙笔成哉!”
王崇古之所以要下这么大的力气,完全是因为官厂团造的重要。
官厂团造,是刺激惰性或者安稳状态的势要豪右离开土地投入工坊、安置因为下困于兼并遍地都是的流氓、用于引领大明向商品经济蜕变的重要手段,或许在士大夫的眼里,卑贱的工匠只是人,但对王崇古而言,是他华丽的转身的根基。
所以,他拿出了三个办法,来管理官厂的姑息裙带,抄政敌张居正的作业,根本一点犹豫没有,那叫一个心安理得。
工部尚书汪道昆对此事深表赞同,工部本来居于六部之末,朝堂上的透明人,随着官厂团造法的逐步推行,声量越来越大。
“官厂团造法的确是国初军屯卫所和住坐工匠的结合,时光荏苒,今日非彼日,即便是再像,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如果从生产图的角度去考量,那么我们很容易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官厂团造的生产力会随着机械进步而快速进步,迟早有一,能够提供给人足够的商品。”汪道昆对松江学派的一些观点是不认可的。
松江学派认为官厂团造=军屯卫所,但是军屯卫所的生产关系是佃户和地主之间的矛盾统一体,而官厂团造并非如此,受限于土地产出的影响,导致军屯卫所的产出无法满足军屯卫所人口的增长。
国初的时候,人口少、土地多,一户可能管理一牛之地,一牛之地就是一头牛能够耕犁的土地,大约为一百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越来越多,土地变少,蓉矛盾开始突显,这个时候一户人家可能只有十亩地甚至二十亩地。
农业生产的改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两分种,三分管,五分肥,想要农业生产产生突破,都是以百年为单位去衡量。
而官厂团造的技术进步,是肉眼可见的,这就是汪道昆对官厂团造如此重视的原因,它现在不是鸡,而是一头牛,未来它可能变成一头壮实的牛。
“工兵团营。”张居正提到了一个朝堂分歧最大的地方。
王崇古、汪道昆、曾省吾领刑部、兵部和工部三部坚定支持,工兵团营向地方推行,流氓一多,治安混乱,民乱四起,违法普遍存在,刑部名存实亡,王崇古的刑部支持工兵团营,可不仅仅以为王崇古自己。
而张居正、王国光、万士和则反对工兵团营的马上推行,双方围绕着工兵团营已经进行了数次的交锋,但是谁都奈何不了谁。
万士和对着王崇古笑着道:“吹求过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王次辅可是稍微等一下,等工兵团营的制度再完善一些,否则一个生瓜蛋子推向大明两京一十四省,出了问题,朝廷翻了烧饼也就翻了,丢脸也就丢了,可是这个制度再想实现,就是难如登了,因为它已经被证明错了。”
“王次辅,你也不想工兵团营失败吧?”
王崇古被堵了一下,万士和讲的是有些道理的,一旦实践证明不可行,那工兵团营在万历一朝就不可能再次推行了,维持国朝稳定,在王崇古看来,从来不是贬义词。
王崇古面露不甘的道:“在我看来,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其实可以让地方试着组建,跟着朝堂亦步亦趋,朝堂政策改变,地方也跟着变,而且地方也可以在践履之实中,不断的因地制宜,大明各地情况不同,具体政策也会有细微的差别。”
万历维新的新政,在大明各地并不完全一致,执行起来,地方都有些细微的差别,比如,大明在云贵川黔四地,都不会禁止聚众讲学,若是有士大夫前往,还会给路费配驿,这是兴文教教化当地土司,而且清丈的力度很弱,云南甚至默许黔国公府兼并土地,主要矛盾不同,政令各不相同。
显然,这件事上,保守派是张居正,激进派是王崇古了。
“王次辅,咱们都是从地方爬上来的,朝堂变,地方真的会跟着变吗?”万士和摇头道:“这是不可能的,从一开始就少点空子为宜。”
“行吧。”王崇古终于认了,再忍一段时间,现在制度上漏洞百出,还是需要再认真打磨一下。
在这个最针锋相对的议题之后,文华殿上的氛围变得轻松了许多。
李成梁在辽东又尺进寸取,拓土了一百多里地,设立了六个屯堡,这已经成为了每年的惯例,每年李成梁都要拓土,主要是黑土地真的非常诱人。
万历共十年,李成梁拓土六百里,李成梁用每年拓土来表达自己的恭顺之心,每年拓土不等,而今年,李成梁的屯堡已经抵达了吉林造船厂。
吉林造船厂,特派遣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于永乐十八年、洪熙元年、宣德七年三次领军至此兴役造船,规模庞大的造船厂,成为了连接京师、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的纽带和锁钥之地。
“辽东都指挥使刘清看到树林里有一堆的锦鸡,故起名鸡林,后来觉得不好听,改为了吉林。”万士和起了吉林这个名字的由来,也算是趣事一件。
户部尚书王国光颇为感慨的道:“大明屯堡在扩张,大明百姓在前往辽东谋生,土地肥沃,一年一熟也能养活一批百姓了。”
“北衙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因为这里是大明两片最大产粮区的锁钥之地,战略要地中的要地。”
堪舆图越来越精细,适合耕种的大范围耕种区,华北平原和辽东平原的连接处,正是北衙,以农桑为本,北衙的地理位置显得格外重要了。
或许,当初成祖文皇帝开辟奴儿干都司,就是为了证明北迁的正确性,开辟一片产粮地,但各种原因导致成祖文皇帝没有做完这件事。
吉林这个地方,是永乐、宣德年间的实土郡县的地方,随着兴文匽武的大势,大明辽东方向完全龟缩在了铁岭、抚顺沿线的长城地带,这让大明辽东都司始终处于一种被动防守,无法进攻的窘境当中,大明对关外的事情了解的越来越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
这真的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一旦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外喀尔喀、鞑靼左翼土蛮汗诸部完成合流,大明将会彻底陷入兵凶战危的困境之郑
赶走了鞑靼左翼土蛮汗诸部后,大明在辽东方向并不是高枕无忧,而是需要进一步的推进,完成实土郡县。
现在李成梁一直在做这件事,大明格物博士前往辽东绘制了比较精密的堪舆图。
让朝堂庆幸的是,李成梁没有继续向藩镇化的迹象,看起来,李成梁并不想当大明的安禄山,安禄山史思明能在大唐造反,是因为唐玄宗的纵容,也是因为大唐对河北三镇之地的苛责政策。
大明皇帝不纵容李成梁,对李成梁常怀有警惕之心,这一点连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都很清楚,戚继光不止一次表示,李成梁是否会向藩镇滑落,主要取决于京营是否强横,京营强他就是想也不能,京营弱,他就是不想也得藩镇化。
李如松认为:戚帅得对。
朝堂整搞兴文匽武,搞以文制武,甚至文官可以先斩后奏杀死武官,那边方军镇怀恨在心,不反也会出工不出力,临阵对放三铳,对得起朝廷了,谁家好人好好的大明宁远侯不当,当野猴子的山大王?
大明对辽东都司,更谈不上苛责二字,相反各种政令支持李成梁在辽东开拓,忠君体国侯于赵,多次请屯田政策,编民齐户,甚至山东每年还要运粮到辽东都司,而辽东都司也是最先实现全饷的军区,在万历二年讨伐古勒寨时,就补足了全饷,比其他九边要早一年。
苛责亏待决计谈不上,辽东失去了藩镇化的基础,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基础,李成梁现在表现的更像是大明忠君体国、可靠的开拓大将,在辽东横冲直闯,现在已经拓土到了吉林,并且请命重设造船厂。
“最近解刳院上晾奏疏,内容比较玄奇,请诸位一观。”张居正面色古怪无比的道:“解刳院的大医官,从自然选择这件事上,论证华夷之辨。”
张居正面色五味成杂,他看到这本奏疏的题目时,只觉得解刳院的大医官疯魔了,但认真阅读之后,反而觉得非常合理,逻辑自洽,而且可以解释很多问题。
一篇怪东西。
“什么东西?论证华夷之辨?”礼部尚书万士和多少有点麻,华夷之辨这个可是礼法的重要战场,结果解刳院的大医官要从生物学上去解释。
解刳院讨论的是变化和选择。
一切都要从门头沟西山煤局的扑棱蛾子起。
煤烟导致西山的扑棱蛾子都变成了黑色,因为更加不容易被敌发现,而白色逐渐稀少,这是择也是人择,解刳院的大医官李时珍和陈实功注意到了这一事实,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一个《择论》、《人择论》主张:生物界物种的进化及变异,系以择的进化,亦以人择演化。
择,自然选择,人择,人为选择。
这些扑棱蛾子的变化,引起了解刳院对人类进化的思考,人从毛茹饮血,到稳定的农耕,而后建立了聚集地,形成了稳定的生态,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变得微弱,人类是否停止了演化,是解刳院的担忧。
很快,解刳院释怀了,因为他们从宝岐司看到了育种,这是人为的选择。
人类驯化了牲畜植物,不断按照需求选择牲畜植物,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加轻松,比如两宋占城稻逐渐代替了传统稻谷,比如现在救荒的番薯,不断选种育种之下,产量节节攀升。
人为选择,相对于自然选择而言,目的性更强,而且速度更快。
人为选择干涉了农作物、牲畜的演化,那人为选择是否干涉到了人类本身呢?
答案是肯定的。
人类的演化在加速,这就是《择论》、《人择论》的框架下,对人类演化的思考。
“首先,解刳院的《择论》可谓是石破惊,一语道破机,这一点是要值得肯定的,物竞择,适者生存,简单的八个字,概括了万物无穷之理。”万士和首先肯定了择论,他解释道:“物竞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是陛下给择论的批注,鞭辟入里,精炼见解,可谓是妙笔成哉!”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3/3592/30418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