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陛下虽然好杀人,但的确是仁君!
推荐阅读: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苟成神君,宗门让我入赘、史事讲将1、从死亡之中诞生、国潮1980、美漫:完蛋,我被父愁者包围了!、从渔民开始长生、双生星火、人生重启二十年、
朱翊钧收到水师总兵陈璘的密疏时,产生了一个由衷的疑惑,大明水师都是这样的吗?陈璘怀疑张居正,陈德怀疑陈璘,还真是一笔写不出两个陈字,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也是用怀疑的吗?
就像陈璘怀疑张居正,陈德怀疑陈璘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这不是好人、坏人去界定的,是立场界定。
陈璘用什么立场去做这件事?养寇自重的话,那么大个倭国摆在那儿,等着大明对信风、洋流、复杂的台风、海啸进一步了解后,进行攻伐,陈璘真的要养寇自重,那也是倭国,海寇实在是不上台面。
嘉靖年间东南倭乱,连胡宗宪都没有养寇自重,陈璘没有立场的。
张居正的新政,陈璘领导的水师,是他们的根本,立根之本,没有了新政,张居正是个五十八岁的帅老头,没有了水师,陈璘就是个有血气之勇的将领,甚至可能和以前的俞大猷一样,得不到重用,不定陈璘还能成为大诗人呢。
即便是到了万历十年,这两个根本,依旧是寄托于皇权才能存在,是需要皇权作为裁判,进行有倾向的偏袒,才能生存的。
更加明确的讲,依托于朱翊钧这个人存在。
比如此时朱翊钧忽然沉迷于阿片不可自拔,躲在后宫里不管不问。
那么水师就会立刻被反攻倒算,陈璘首当其冲被清算,而后就是整个水师被全部遣散,大明已经发生了好多次这样的事儿了,比如顺年间解散京营、嘉靖二十九年,浙抚朱纨自杀后,浙江四十一卫所被解散、所有卫军军籍皆消、战船四百三十九艘凿沉。
大明的武将,比任何人都懂兴文匽武的可怕,同时现在‘振武’的所有新政,都是寄生于皇帝的威权之下,不偏袒就无法生存的地步。
陈璘在密疏里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大明陆军打仗后的利益,需要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体现,比如大明讨伐了板升,绥远驰道、绥远矿业的发力需要在五年以后了,短时间内没有什么变化,收回成本,以当下的生产力,甚至需要五十年的时间。
还因为收复河套,弄出了必须收复西域的这个持续而巨大投入。
而大明水师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以这次平波净海事为例。
完成平波净海后,这些海寇被剿灭,大明立刻马上就能获得一个之前未曾发现和察觉的然良港,用来营建水师的老巢,营造学堂、造船厂、新军训练之地等等,保证水师的恢复能力。
某种意义上,海寇是在探路开图,只要是海寇集结的地方,必然都是不被大明掌握的海上补给点,避风港,即便是没有成为大港口的条件,也可以营造海防巡检司,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之地。
而且还会缴获大量货物,这是立刻可以获得的利益,海寇劫掠了大量的货物,这些货物,都是可以变现或者供给大明使用,大明京营讨伐板升的短期收益即缴获,是无法和投入相提并论的,甚至连赏银的成本都是无法填补的。
可是海战的缴获是巨大的,只从货物的流动的角度去看,海寇抢劫了过往的商船,而大明水师抢劫了海寇,缴获的短期收益,完全可以弥补水师征战的巨大消耗,甚至还会有剩余。
用陈璘的原话则是:
【孙子曰: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此为因粮于敌,取之于敌,以战养战,战不止则军食无可不足。国养士二百载,大臣皆言兴文匽武,固非良谋,然,穷兵黩武则家国疲惫,国之疲,疲于兴兵远输粮草;家之惫,惫于兴役力屈财尽,今水师兴兵以战养战,稍纾次疾。】
陈璘的意思是海战的短期收益即缴获,可以满足以战养战的基本需要。
在密疏里,陈璘分析了兴文匽武的大势究竟为何会出现,家国疲惫,就是长距离的粮草运输,让远征始终是一件投入巨大而收获极的行为,劳民伤财。
完全精算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是远征沉重的后勤压力,是朝廷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至少水师现在的战争,短期的缴获,是可以平漳。
郑和下西洋战陈祖义、再战锡兰、设立旧港宣慰司,大明水师强攻密雁港,再击马尼拉,强袭九州岛诸令制国、张元勋猛击果阿总督府等等,都是如此,可以因粮于担
因为战争不发生在大明的腹地、藩属国这些传统大明疆域之内,所以可以因粮而敌,敌人就只是敌人,而不是胡汉杂居这种复杂的情况。
当然,陈璘的密疏里也提到了长期利益,维护海疆的安全和秩序,让商贸活动更加频繁,促进都饷官抽分收益增加,需求旺盛,促进大明手工工坊数量增加、大明流民减少等等,这一系列的长久利益,可以缓慢的交给时间去体现释放。
朱翊钧用洋洋洒洒近千字,回复了陈璘,主要是关于因粮于敌的讨论,大概意思就是知道就行了,不必公开讨论,对于海寇以及缴获的处置问题,进行安排,主要是那些烟土,一定要留下口舌,找到产地后,一举剿灭。
烟土,禁绝做不到绝对,还不如不做,因为供应的极度下滑造成价格的上涨,一定会引起无数人竞相种植,反而促进了罂粟的种植,所以一定要查到任何线索,就一查到底,绝不要有任何的姑息。
对于陈璘的作战规划,朱翊钧一个字也不改,他就不胡乱指挥,给大明水师们找麻烦了。
“陛下,先生在御书房外请求觐见。”冯保略显忐忑的道:“还有大宗伯也在御书房外恭候。”
“宣。”
最近的京师并不太平,因为皇帝和首辅产生了一些分歧,这次分歧,贱儒们盼望着成为皇帝和首辅之间决裂的标志,而忠君体国之士,则担心发生这种事,皇帝和首辅道不同,对大明造成的剧烈震荡。
而且已经经历了数次的交锋,皇帝下章吏部部议,部议反对,张居正带着廷臣反对此议,大明皇帝对政令进行了解释,但张居正再次以首辅反对此议,闹得人尽皆知,虽然具体的政令内容,并不是很清楚,但贱儒们知道,和考成法有关。
他们认为期盼已久的少壮皇帝与权臣的夺权之战,开始了!
万士和是来劝架的。
万士和的情绪非常稳定,皇帝和元辅之间有分歧,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很多次了,有的时候陛下服先生,有的时候先生服陛下,大家的目标是大明再次伟大,只要这个根本目标不变,就不会道不同不相为谋,发生根本性决裂性的分歧。
万金油万士和,对此颇有信心。
“陛下,臣反对禁绝烟土这个…不是,臣反对禁绝烟土纳入考成的这个权宜考功。”张居正有点激动,嘴都瓢了,他不反对禁绝烟土,烟土造成的危害,张居正看在眼里。
他反对的是权宜考功法。
权宜考功法,适用于禁绝烟土,考成的方式是单独的‘万能灵活指标’。
比如知县甲某,今年限时10件事里,有三件事没做成,差一件就可以评为上上评,就可以把禁绝烟土的‘万能灵活指标’用在考成里,将自己今年的考成变成上上评,灵活就灵活在,这个指标如果你用不到可以一直挂在账上,啥时候想用再用。
大明禁令,凡私有兜售烟土及售与外人者,不论多寡,均斩首示众,这是死刑犯,任何死刑三复奏,得到大明皇帝朱批,很多案犯都要押解京师徐行提问,这也是解刳院标本的来源之一,也能极大的避免弄虚作假,杀良冒功获得万能灵活指标的可能。
“陛下权宜考功,看起来很好,臣也理解陛下禁绝之决心,但造成的危害,就是对考成法的破坏。”张居正十分明确的反对,并且详细陈述了自己的理由。
制度设计上,看起来是十分完美的,但是一旦实践,就会用的到处都是,考成法就会被破坏,而考成法解决了姑息裙带之弊,是行政力量恢复的核心,是多级负责制,是大部分官吏摆脱座师强人身依附关系的希望,是营造吏治新风最重要的手段。
“先生所言有理。”朱翊钧笑着道:“先生稍安勿躁,不必着急,朕有点吹求过急了。”
吏部反对、内阁反对的时候,朱翊钧就已经逐渐意识到,自己不该画蛇添足。
朱翊钧想的挺好的,这个万能灵活指标,可以提高各级官吏们禁绝烟土的主观能动性,但他忽略了一个倍之的问题,想要破坏一个政令,就是倍之,这个权宜考功,不就是倍之的一种吗?在考成法上生生撕裂了一个口子。
考成法维护的是最基本的升转公平,这是考成法能够推行的核心,一切破坏这个公平的权宜之计,都不应该执校
皇帝也是需要台阶的,意识到自己想当然了,自然需要首辅入宫面圣请命,才好下台阶。
万士和俯首道:“孟子有言: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太傅有恭敬之心,实乃我国朝之肱骨!今日下承平,陛下时刻不倦勤修政事,常与大臣言事,臣工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闻,言词合乎于理,陛下良言嘉纳,正乃是君圣臣贤之盛,我大明何愁不兴!”
万士和立刻开始打马虎眼,都是人,难道一生一世,就不会犯一点错误吗?陛下这次的确想错了,但责难陈善,这不就是臣子的职责吗?
“你别洗了,朕想错了就是错了,让你这么一,朕好像没想错一样。”朱翊钧对万士和洗地功夫那是一等一的佩服,这都能给他圆回来!这显然是打好腹稿了,无论这次分歧谁赢了,万士和都有话。
关键是,这厮得还挺有道理的!
“自认全知者无知,自言全能者无能,陛下常与大臣论政,良言嘉纳,此君之仁德,仁,无等差爱人。”万士和认为这底下绝对没有任何人可以什么事都懂,如果这么认为就是无知,没有人可以无所不能,这么自认为的人一定无能。
能把一件事做好,已经是成大器之人了。
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能够听取反对意见,这本身就是一种仁,君子以仁为本,不以皇帝威权强迫人闭嘴,没有对忤逆的意见雷霆大怒,就是无等差爱饶仁。
陛下无等差爱人,体现在每年皇极门外近千人各阶层之人奏闻民间疾苦;体现在贱儒们总是发表逆言论,还要耐着性子看完,实在忍不住会批评;体现在每一次廷议都会综合各方面意见。
这也是用怀疑的吗?
就像陈璘怀疑张居正,陈德怀疑陈璘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这不是好人、坏人去界定的,是立场界定。
陈璘用什么立场去做这件事?养寇自重的话,那么大个倭国摆在那儿,等着大明对信风、洋流、复杂的台风、海啸进一步了解后,进行攻伐,陈璘真的要养寇自重,那也是倭国,海寇实在是不上台面。
嘉靖年间东南倭乱,连胡宗宪都没有养寇自重,陈璘没有立场的。
张居正的新政,陈璘领导的水师,是他们的根本,立根之本,没有了新政,张居正是个五十八岁的帅老头,没有了水师,陈璘就是个有血气之勇的将领,甚至可能和以前的俞大猷一样,得不到重用,不定陈璘还能成为大诗人呢。
即便是到了万历十年,这两个根本,依旧是寄托于皇权才能存在,是需要皇权作为裁判,进行有倾向的偏袒,才能生存的。
更加明确的讲,依托于朱翊钧这个人存在。
比如此时朱翊钧忽然沉迷于阿片不可自拔,躲在后宫里不管不问。
那么水师就会立刻被反攻倒算,陈璘首当其冲被清算,而后就是整个水师被全部遣散,大明已经发生了好多次这样的事儿了,比如顺年间解散京营、嘉靖二十九年,浙抚朱纨自杀后,浙江四十一卫所被解散、所有卫军军籍皆消、战船四百三十九艘凿沉。
大明的武将,比任何人都懂兴文匽武的可怕,同时现在‘振武’的所有新政,都是寄生于皇帝的威权之下,不偏袒就无法生存的地步。
陈璘在密疏里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大明陆军打仗后的利益,需要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体现,比如大明讨伐了板升,绥远驰道、绥远矿业的发力需要在五年以后了,短时间内没有什么变化,收回成本,以当下的生产力,甚至需要五十年的时间。
还因为收复河套,弄出了必须收复西域的这个持续而巨大投入。
而大明水师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以这次平波净海事为例。
完成平波净海后,这些海寇被剿灭,大明立刻马上就能获得一个之前未曾发现和察觉的然良港,用来营建水师的老巢,营造学堂、造船厂、新军训练之地等等,保证水师的恢复能力。
某种意义上,海寇是在探路开图,只要是海寇集结的地方,必然都是不被大明掌握的海上补给点,避风港,即便是没有成为大港口的条件,也可以营造海防巡检司,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之地。
而且还会缴获大量货物,这是立刻可以获得的利益,海寇劫掠了大量的货物,这些货物,都是可以变现或者供给大明使用,大明京营讨伐板升的短期收益即缴获,是无法和投入相提并论的,甚至连赏银的成本都是无法填补的。
可是海战的缴获是巨大的,只从货物的流动的角度去看,海寇抢劫了过往的商船,而大明水师抢劫了海寇,缴获的短期收益,完全可以弥补水师征战的巨大消耗,甚至还会有剩余。
用陈璘的原话则是:
【孙子曰: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此为因粮于敌,取之于敌,以战养战,战不止则军食无可不足。国养士二百载,大臣皆言兴文匽武,固非良谋,然,穷兵黩武则家国疲惫,国之疲,疲于兴兵远输粮草;家之惫,惫于兴役力屈财尽,今水师兴兵以战养战,稍纾次疾。】
陈璘的意思是海战的短期收益即缴获,可以满足以战养战的基本需要。
在密疏里,陈璘分析了兴文匽武的大势究竟为何会出现,家国疲惫,就是长距离的粮草运输,让远征始终是一件投入巨大而收获极的行为,劳民伤财。
完全精算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是远征沉重的后勤压力,是朝廷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至少水师现在的战争,短期的缴获,是可以平漳。
郑和下西洋战陈祖义、再战锡兰、设立旧港宣慰司,大明水师强攻密雁港,再击马尼拉,强袭九州岛诸令制国、张元勋猛击果阿总督府等等,都是如此,可以因粮于担
因为战争不发生在大明的腹地、藩属国这些传统大明疆域之内,所以可以因粮而敌,敌人就只是敌人,而不是胡汉杂居这种复杂的情况。
当然,陈璘的密疏里也提到了长期利益,维护海疆的安全和秩序,让商贸活动更加频繁,促进都饷官抽分收益增加,需求旺盛,促进大明手工工坊数量增加、大明流民减少等等,这一系列的长久利益,可以缓慢的交给时间去体现释放。
朱翊钧用洋洋洒洒近千字,回复了陈璘,主要是关于因粮于敌的讨论,大概意思就是知道就行了,不必公开讨论,对于海寇以及缴获的处置问题,进行安排,主要是那些烟土,一定要留下口舌,找到产地后,一举剿灭。
烟土,禁绝做不到绝对,还不如不做,因为供应的极度下滑造成价格的上涨,一定会引起无数人竞相种植,反而促进了罂粟的种植,所以一定要查到任何线索,就一查到底,绝不要有任何的姑息。
对于陈璘的作战规划,朱翊钧一个字也不改,他就不胡乱指挥,给大明水师们找麻烦了。
“陛下,先生在御书房外请求觐见。”冯保略显忐忑的道:“还有大宗伯也在御书房外恭候。”
“宣。”
最近的京师并不太平,因为皇帝和首辅产生了一些分歧,这次分歧,贱儒们盼望着成为皇帝和首辅之间决裂的标志,而忠君体国之士,则担心发生这种事,皇帝和首辅道不同,对大明造成的剧烈震荡。
而且已经经历了数次的交锋,皇帝下章吏部部议,部议反对,张居正带着廷臣反对此议,大明皇帝对政令进行了解释,但张居正再次以首辅反对此议,闹得人尽皆知,虽然具体的政令内容,并不是很清楚,但贱儒们知道,和考成法有关。
他们认为期盼已久的少壮皇帝与权臣的夺权之战,开始了!
万士和是来劝架的。
万士和的情绪非常稳定,皇帝和元辅之间有分歧,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很多次了,有的时候陛下服先生,有的时候先生服陛下,大家的目标是大明再次伟大,只要这个根本目标不变,就不会道不同不相为谋,发生根本性决裂性的分歧。
万金油万士和,对此颇有信心。
“陛下,臣反对禁绝烟土这个…不是,臣反对禁绝烟土纳入考成的这个权宜考功。”张居正有点激动,嘴都瓢了,他不反对禁绝烟土,烟土造成的危害,张居正看在眼里。
他反对的是权宜考功法。
权宜考功法,适用于禁绝烟土,考成的方式是单独的‘万能灵活指标’。
比如知县甲某,今年限时10件事里,有三件事没做成,差一件就可以评为上上评,就可以把禁绝烟土的‘万能灵活指标’用在考成里,将自己今年的考成变成上上评,灵活就灵活在,这个指标如果你用不到可以一直挂在账上,啥时候想用再用。
大明禁令,凡私有兜售烟土及售与外人者,不论多寡,均斩首示众,这是死刑犯,任何死刑三复奏,得到大明皇帝朱批,很多案犯都要押解京师徐行提问,这也是解刳院标本的来源之一,也能极大的避免弄虚作假,杀良冒功获得万能灵活指标的可能。
“陛下权宜考功,看起来很好,臣也理解陛下禁绝之决心,但造成的危害,就是对考成法的破坏。”张居正十分明确的反对,并且详细陈述了自己的理由。
制度设计上,看起来是十分完美的,但是一旦实践,就会用的到处都是,考成法就会被破坏,而考成法解决了姑息裙带之弊,是行政力量恢复的核心,是多级负责制,是大部分官吏摆脱座师强人身依附关系的希望,是营造吏治新风最重要的手段。
“先生所言有理。”朱翊钧笑着道:“先生稍安勿躁,不必着急,朕有点吹求过急了。”
吏部反对、内阁反对的时候,朱翊钧就已经逐渐意识到,自己不该画蛇添足。
朱翊钧想的挺好的,这个万能灵活指标,可以提高各级官吏们禁绝烟土的主观能动性,但他忽略了一个倍之的问题,想要破坏一个政令,就是倍之,这个权宜考功,不就是倍之的一种吗?在考成法上生生撕裂了一个口子。
考成法维护的是最基本的升转公平,这是考成法能够推行的核心,一切破坏这个公平的权宜之计,都不应该执校
皇帝也是需要台阶的,意识到自己想当然了,自然需要首辅入宫面圣请命,才好下台阶。
万士和俯首道:“孟子有言: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太傅有恭敬之心,实乃我国朝之肱骨!今日下承平,陛下时刻不倦勤修政事,常与大臣言事,臣工但有所知所见,即以奏闻,言词合乎于理,陛下良言嘉纳,正乃是君圣臣贤之盛,我大明何愁不兴!”
万士和立刻开始打马虎眼,都是人,难道一生一世,就不会犯一点错误吗?陛下这次的确想错了,但责难陈善,这不就是臣子的职责吗?
“你别洗了,朕想错了就是错了,让你这么一,朕好像没想错一样。”朱翊钧对万士和洗地功夫那是一等一的佩服,这都能给他圆回来!这显然是打好腹稿了,无论这次分歧谁赢了,万士和都有话。
关键是,这厮得还挺有道理的!
“自认全知者无知,自言全能者无能,陛下常与大臣论政,良言嘉纳,此君之仁德,仁,无等差爱人。”万士和认为这底下绝对没有任何人可以什么事都懂,如果这么认为就是无知,没有人可以无所不能,这么自认为的人一定无能。
能把一件事做好,已经是成大器之人了。
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能够听取反对意见,这本身就是一种仁,君子以仁为本,不以皇帝威权强迫人闭嘴,没有对忤逆的意见雷霆大怒,就是无等差爱饶仁。
陛下无等差爱人,体现在每年皇极门外近千人各阶层之人奏闻民间疾苦;体现在贱儒们总是发表逆言论,还要耐着性子看完,实在忍不住会批评;体现在每一次廷议都会综合各方面意见。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3/3592/30418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