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3谭纶的要求

推荐阅读:守水库?我守的是时间长河!我能识别万物,但信息是错的大周不良人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钢铁蒸汽与火焰唐僧不想取经,只想水群人在2024,系统1979?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搞笑系癫佬震撼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魏广德已经注意到佛朗机炮的优点,若是大批量装备佛朗机炮结合训练有素的鸟铳手,再有这方面使用经验的将领来指挥,最起码一支近现代化军队雏形就出来了。
    实际上,不管是戚继光还是俞大猷,都是意识到集中火器使用的火力优势。
    不止这两位名将,就算明军中许多总兵、参将其实也有这方面的经验,这也是为什么戚继光奏疏中影拉弓射箭的功力不能比敌人更强,而想以此取胜”的原因。
    远程火力打击,实际上从先秦时期战争中就已经开始使用。
    弓弩一直都被视为一个国家军队的战略力量,宋朝时期弓弩手发展更大,不仅装备比例提高,弓弩技术、射程方面而是提升飞快。
    只不过弓手难练,又因为政治原因,宋军战力一直不高。
    而到了大明朝,明军军中大部分将来重视这种火力投送,但是他们的目光依旧盯在弓弩上,因为射击频率的关系。
    而佛朗机炮的出现,终于让他们对弓弩的信心有了重大的变化。
    可惜,因为朝廷从上到下的潜规则,将领这个时候也没心思练兵立功升职,他们更愿意侵吞上面拨下来的火药而不是用来训练士卒。
    火器,这都是要用的,只有大量使用提高熟练度才能提升战斗力。
    也只有戚继光这样的人,看不起那点银子,他更愿意通过首级赚银子。
    当然,空饷,戚继光也没少拿钱。
    戚继光既然不愿意留在京营整顿,魏广德也由他,反正他看不起那点功劳,有的是人眼热。
    半个月多后,谭纶的巡视也终于完成,回到京师。
    谭纶进了京城,先去兵部交卸差事儿,还要在几里上奏这次巡边的陈情,叙述边防的情况。
    不过离开兵部衙门以后,却叫来长随,耳语几句,就把人打发走了。
    晚上,魏广德外出赴宴回来,刚进府门管家张吉就过来了。
    “老爷,谭大人来了半盏茶时间了。”
    张吉低声报告府里的情况。
    魏广德点点头,道:“招待好,我回后院擦把脸,换身衣服就过去。”
    下午,魏广德就收到家里的消息,谭纶晚上要见他。
    虽然不知道什么事儿,不过魏广德还是往家里写了张条子,因为事前已经答应以为同年的宴请,所以两人见面时间就只能往后拖一拖。
    等魏广德在后院洗漱一番,换上常服来到书房,进门就向谭纶抱拳道:“子理兄,你你也是,有什么事儿写个条子就行了。
    你这在外面风餐露宿一个月,回来就连夜过来,也不知道好好休息下。”
    “善贷,这次蓟镇之行,我是越看越心惊,所以只要连夜叨扰了。”
    看到魏广德进来,谭纶也急忙起身。
    虽然魏广德官职比谭纶高,可人家是科举前辈,年岁长他太多了,所以在这些老乡面前,魏广德也摆不出阁老的架子。
    “蓟镇防务有什么问题?”
    听到谭纶找自己是因为这次蓟镇之行,魏广德心里就是一惊。
    前几年他也是跟着兵部的人去看过蓟镇长城的,虽然有些地方年久失修,可以他的眼光来看,貌似问题不大。
    那些边墙受损的地方,大多是地势险要之地。
    虽然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种地方虽然不利于敌人突袭,但边墙损坏严重的情况下还是很容易溃边而入的。
    但实际上,真实情况是少量的鞑子进来,根本就对明军整条蓟镇防线毫无影响。
    地势险要,意味着不可能是大兵团进攻。
    几十百把个人对于两个国家的交战,有多大的作用?
    而能够调动大军的地方,明廷的防务修建还是很完备的,所以并非一定要时刻保持边墙完好。
    “善贷,这蓟、昌二镇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城,延袤二千四十余里,这么长的防线上,我走一圈下来,发现许多地方缺乏墩台驻军守御,大多都是靠一道墙拦住敌人。
    可你也知道,虽然长城所建之地甚为险要,可许多地方还是可供千人进出,只不过因为受地势影响,以前没人走过,而边军也不甚重视,都没有安排多少兵马防守,只有少量巡逻军卒。”
    听到谭纶这么,魏广德惊叫道:“子理兄,你不会以为明军可以把长城铺满吧?
    你也知道光蓟镇长城就有两千里,要是全部配备充足的军士守御,那要多少人手,这根本就办不到。”
    “善贷,我们当然不可能把整个长城沿线都严密防守起来,可是却不能继续现在这样,虏骑随便找个险要之地,就可以随意进出边墙。”
    谭纶也是急道。
    其实明军所谓的长城,只能防止平民出塞,也可以防止塞外部族入边墙牧羊,至于要拦住蒙古的军队,那是比较难的。
    所谓的关隘,都是在自古就有的通道上,择一险要之地修建城防,避免蒙古大军可以沿此长驱直入。
    既如此,边境上的明军对股虏骑也不怎么上心。
    有机会,就伏击一波,赚颗首级换取功劳和银子。
    没有机会,就听之任之。
    对这样的型冲突,地方上甚至连上报都懒得报。
    魏广德以前也知道这些,不过因为无碍大局,所以他权当不知道有这回事。
    不过现在谭纶起,魏广德眯眯眼望着他问道:“子理兄是有什么想法?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我打算在长城沿线防守甚艰,宜择要害,酌缓急,分十二路,每百步或三、五十步,筑一墩台,共计三千座。
    每座可费五十金,台高三丈,广十二丈,内可容五十人。无事则守墙,有警则出击,二面设险,可保万全。”
    谭纶当即就把自己这些琢磨的东西了出来,不仅是因为他看到长城,在沿线实地走勘,又用地图反复比对后做出的一个决定。
    听到修墩台,魏广德第一反应就是反对。
    想想后世就有一个法,那就是孙承宗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最终拖垮了大明朝。
    当时孙承宗就是在辽东大量修建城寨堡垒,以粗抗建奴的攻击,耗尽万历、启朝的财政储备,而这条防线最终也没能保住辽东,也没能保住大明朝。
    洪歹只是向西,借道蒙古,很轻易就绕过了这条坚固的防线直达京畿。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3/3907/32838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