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内卷(二)
推荐阅读:红楼从庶子开始、魔法使苍崎青子事件簿、路明非:这面板太假了吧!、重生从1990年开始、文公、大唐世家子、木叶:三十岁的宇智波提不起劲、被我刀死的坏女人全追来了?、先给初号机装上钻头吧、东京:拿催眠不当超能力是吧?、
崔县令做的,不止是建粮仓。</P>
崔县令随意地在前领路,“恰巧”路过一处学舍。学舍里传出幼童的朗朗读书声。</P>
姜韶华目光一掠,咦了一声,停下脚步:“这里不是私塾?”</P>
学舍门口挂着一个黑色的匾额,上面写着叶县书院四个大字。字迹飘逸,分明是出自崔县令手笔。</P>
如果是私塾,绝不敢挂这样的匾额。</P>
果然,就听崔县令不疾不徐地答道:“回郡主,这是叶县县衙建的书院。由县衙出银子,聘了五个秀才来做夫子,只要是叶县百姓,都可将家中六岁以上的孩童送来读书。一直可读到十五岁。”</P>
“书院不收束修,还供孩童们一顿午饭。”</P>
“还有,不但男童可来读书,女童也可进书院。”</P>
最后这一句,才是重点。</P>
崔县令一边拿腔作势,一边悄悄去打量郡主的脸色。眼见着郡主舒展眉头,崔县令这颗心才悄悄落下。</P>
“崔县令有心了。”姜韶华目中满是赞许,声音温和极了:“叶县富裕,为南阳郡之首。如今县衙建书院,让孩童们有书可读,这是给全南阳郡的县衙做了一个表率。”</P>
被郡主盛赞,崔县令就像喝了一杯热热的蜜水,心里暖烘烘甜丝丝的:“臣做的都是该做的事,不敢当郡主这般夸赞。”</P>
“有什么不敢当的。”姜韶华笑道:“你这般用心,本郡主很是高兴。”</P>
顿了片刻,又道:“书院里有女童来读书吗?”</P>
崔县令有些遗憾:“只有寥寥几个,男童倒是来了不少,年龄大小不等,一共有四十多个。男童分了五个班,女童只能勉强凑成一个班。”</P>
世情就是如此。女子就该安分守己地待在家中,不该抛头露面,读书这等事,更是男子的权利。</P>
叶县已经是一等一的富县,女子们种桑养蚕织绸赚银子养家,地位之高,远胜其他地方。便是如此,肯送女儿进学舍读书的,也少之又少。</P>
陈瑾瑜听着心里不是滋味,忍不住插嘴问道:“是不是百姓们顾忌夫子是男子,不愿让女儿进学舍?”</P>
“这倒不是。”崔县令叹一声:“教导女童读书的,是臣的内人李氏。而且,学舍里特意砌了一道墙,将男童女童读书的地方分开。平日进出也是走两个门,互不相通。”</P>
“为了保证孩童们的安全,臣还将衙役排班,每日都有两个衙役来守着学舍。以免有宵小之辈乱闯。”</P>
“臣还特意亲自写了公告,令人宣读,让百姓们都知道学舍收女童。可来学舍读书的女童,还是少之又少。”</P>
姜韶华淡淡接了话茬:“人心中的成见,就如高山,不易攀越。崔县令已经做得很好了。不管有几个女童来学舍,都开了一个好头。”</P>
崔县令被夸得俊脸发红:“多谢郡主盛赞。”</P>
心里却暗暗振奋。</P>
在王府和蔡县令那一番掏心置腹的长谈,彻底打通了崔县令的任督二脉。崔县令回叶县后,就开始着手建粮仓和学舍。尤其是这叶县书院,更是花足了心思。</P>
崔县令随意地在前领路,“恰巧”路过一处学舍。学舍里传出幼童的朗朗读书声。</P>
姜韶华目光一掠,咦了一声,停下脚步:“这里不是私塾?”</P>
学舍门口挂着一个黑色的匾额,上面写着叶县书院四个大字。字迹飘逸,分明是出自崔县令手笔。</P>
如果是私塾,绝不敢挂这样的匾额。</P>
果然,就听崔县令不疾不徐地答道:“回郡主,这是叶县县衙建的书院。由县衙出银子,聘了五个秀才来做夫子,只要是叶县百姓,都可将家中六岁以上的孩童送来读书。一直可读到十五岁。”</P>
“书院不收束修,还供孩童们一顿午饭。”</P>
“还有,不但男童可来读书,女童也可进书院。”</P>
最后这一句,才是重点。</P>
崔县令一边拿腔作势,一边悄悄去打量郡主的脸色。眼见着郡主舒展眉头,崔县令这颗心才悄悄落下。</P>
“崔县令有心了。”姜韶华目中满是赞许,声音温和极了:“叶县富裕,为南阳郡之首。如今县衙建书院,让孩童们有书可读,这是给全南阳郡的县衙做了一个表率。”</P>
被郡主盛赞,崔县令就像喝了一杯热热的蜜水,心里暖烘烘甜丝丝的:“臣做的都是该做的事,不敢当郡主这般夸赞。”</P>
“有什么不敢当的。”姜韶华笑道:“你这般用心,本郡主很是高兴。”</P>
顿了片刻,又道:“书院里有女童来读书吗?”</P>
崔县令有些遗憾:“只有寥寥几个,男童倒是来了不少,年龄大小不等,一共有四十多个。男童分了五个班,女童只能勉强凑成一个班。”</P>
世情就是如此。女子就该安分守己地待在家中,不该抛头露面,读书这等事,更是男子的权利。</P>
叶县已经是一等一的富县,女子们种桑养蚕织绸赚银子养家,地位之高,远胜其他地方。便是如此,肯送女儿进学舍读书的,也少之又少。</P>
陈瑾瑜听着心里不是滋味,忍不住插嘴问道:“是不是百姓们顾忌夫子是男子,不愿让女儿进学舍?”</P>
“这倒不是。”崔县令叹一声:“教导女童读书的,是臣的内人李氏。而且,学舍里特意砌了一道墙,将男童女童读书的地方分开。平日进出也是走两个门,互不相通。”</P>
“为了保证孩童们的安全,臣还将衙役排班,每日都有两个衙役来守着学舍。以免有宵小之辈乱闯。”</P>
“臣还特意亲自写了公告,令人宣读,让百姓们都知道学舍收女童。可来学舍读书的女童,还是少之又少。”</P>
姜韶华淡淡接了话茬:“人心中的成见,就如高山,不易攀越。崔县令已经做得很好了。不管有几个女童来学舍,都开了一个好头。”</P>
崔县令被夸得俊脸发红:“多谢郡主盛赞。”</P>
心里却暗暗振奋。</P>
在王府和蔡县令那一番掏心置腹的长谈,彻底打通了崔县令的任督二脉。崔县令回叶县后,就开始着手建粮仓和学舍。尤其是这叶县书院,更是花足了心思。</P>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4/4130/34487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