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攻砦

推荐阅读:我在美漫当二线英雄从破碎虚空开始阵问长生美漫:骇客蜘蛛侠遮天之妖女请助我修行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什么,我当责任神?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被封杀后,提桶跑路去LCK从黑夜传说开始的美影之旅

    光和六年,六月十一日,旦。</P>
    晨光微熹,泰山军便列军于濮阳之野,大河之南。鼓声动地,旗帜招展,泰山军十五个营头并军本部合计六千军势,按早上张冲给的阵表,陆续动到了相应的位置。</P>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app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P>
    此外昨夜投奔的濮阳太平道和大河水寇两部二千人并一个军阵列在稍靠张冲的附近。</P>
    张冲晨时军会定下次日的调度是:</P>
    全军十五个营头,张旦率李大目、典韦、魏舟、郭亮、于禁五个营头列在濮阳城外,防范濮阳城内可能的进攻。</P>
    关羽率陈焕、丁盛、谢弼、王章四部,以及李弼的沂山营列在北面,对大河边的濮阳津据点。</P>
    然后张冲率本部以及的吴资拔须营、赵庶的克昌营、高雅的绛衣营、赵亮、朱英的无盐营、谢辉、武荣的平陆营作为后备,相机援助。</P>
    就这样,一个时辰,无论是濮阳城还是边上的濮阳津就这样看着这只黄巾巨寇在他们面前从容布阵。</P>
    此时在濮阳津正面营垒,北军校尉种劭也带着数名帐下将观太平道军阵,良久,无人说话。</P>
    这也不奇怪,任是谁看到眼前这精甲耀日,煊赫冲天的军势,谁都会怔得说不出话。此刻,无人再敢小觑这泰山军了。</P>
    只见晨光下,濮阳之野,已经成了一片黄色的海洋,黄色的旗帜、黄色的缠头,还有那高耸的大纛矗立在这天地间,仿佛擎天之巨,这就是黄天!</P>
    “如火如荼,如斯军盛。”</P>
    种劭并不是一个沉不住的肤浅,在这种情况下,按道理是要振奋军心的,但没办法啊,这冲击都是下意识的,没控制住。他虽然也是北军吏士,按道理也不会差这些太平道,但可怜啊,他们北军都多久没出过操了。</P>
    人是视觉动物,谁看到满野的人举着旗帜,井然有序的排列着一片片军阵,谁都会被这种秩序之美而夺气。</P>
    原先种劭对完成卢植军令是信心满满,但这会,他对胜利的信心蒙上了一层阴影。</P>
    种劭这边还是气夺,那边濮阳城头的华盖下,曹绍已经双股打颤了。他后悔,真的后悔,明明都已经出城了,怎么又自投罗网回来了呢?</P>
    他对边上的田婴,颤抖问道:</P>
    “君卿先生,你怎么看下面这泰山贼。”</P>
    曹绍问的这个叫田婴的,身高颀长清瘦,冠黄葛巾,秉竹麈尾,一副处士打扮。其人食蔬戒肉二十余年,更添几分仙风道骨。</P>
    他是濮阳田氏的族长,儒学,善《尚书》及《老》、《庄》、《孙》,为濮阳一流的处士,聚徒数百教学。</P>
    什么是处士呢?就是有高名而不愿做官者,后世如谢安就是这样的处士。这类人都是栖志穹谷,归隐山林,无论谁来征辟,都不就。但濮阳附近没什么大山能让田婴隐居,是以只能居于城中闹市。</P>
    他们田氏为郡中大族,虽没有公族子弟那种举足轻重,但历届东郡太守哪个不顾田氏三分颜色,是以曹绍下意识就对他眼中的高人田氏问去。但可惜,花无百日红,这些田氏族人并不知道,等日后一位叫吕布的,占了濮阳而与曹操对峙时,他们田氏押宝押错了人,竟然压了吕布,助吕布行反间计诱曹操入城,中计的曹操险死脱身。他们没杀成曹操,自然曹操灭了吕布后就灭了田氏一族。</P>
    那就是乱世,再煊赫的家族也会因为押错了人而风吹叶落。</P>
    但这会田婴自然不知道这点,其人澹澹,对曹绍说:</P>
    “府君勿忧。濮阳城高堑深,又有城外北军为援,固若金汤。而且府君有所不知,秦末天下大乱,章邯与项粱相争河济,三战三败,就是退到了这濮阳,才止住败势。项粱数攻濮阳无功,只能移兵攻定陶,才被章邯衔尾袭杀了。项粱楚之名将,公族之后,都不能破这濮阳,这下面的泰山贼再戆,能将这濮阳如何?”</P>
    曹绍点了点头,其人本就胖大,这会日头又上来了,就站着的这会已经汗流浃背,所以当田婴说濮阳固若金汤的时候,笑容满面,就准备下城头。</P>
    但刚走两步,其人突然想到以前听幕僚讲过的古,遂疑惑问:</P>
    “君卿先生,我听人说当年晋国智氏攻赵之晋阳不克,便是决了晋水水灌晋阳,差点就破了。咱们濮阳边上就是大河,要是下面的蛾贼决了大河,水攻咱们,那该怎么办。”</P>
    从这里真的可以见到曹绍是多怕死,为了万无一失,竟然将水攻的故事都从记忆中搜索出来了。</P>
    这话倒是让田婴高看了一眼曹绍,此人竟然还知道史?真难能可贵。确实,此世史书珍贵,不是存于兰台就是藏于方家,没几个知道过去的,所以谁在自己文章中大量用典,就是显示其丰厚的知识储备。而能读懂别人的典故,也侧面证明了自己家学渊源。所以当曹绍说一典故时,就不经意间显露其人不是那么不文。</P>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4/4811/39160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