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建立陈汉——陈友谅
推荐阅读:战锤:帝皇的渡鸦使者、狂野墨西哥,从越狱开始、我有一座聚财阵、名侦探柯南之琴酒立志传、大明响马、重生80年代做产业、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系统来晚了、大明:寒门辅臣、
陈友谅,湖北沔阳黄蓬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
明末天下大乱,除了最终一统中土的朱元璋外,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大盐枭张士诚,志大才疏,而另一个人却成为朱元璋登顶的最大对手,他就是陈友谅。
陈友谅,出身渔家,从各种记载中判断,陈友谅懂经史,通武事,胆气豪壮。元末天下大乱之后,陈友谅投奔到了徐寿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天完红巾军,在丞相倪文俊部下做薄书掾,大概是主管总务簿册一类的小官,随后,逐渐以军功升任为元帅,听起来这个名头很吓人,但当时却并不值钱。
元帅,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职官名,春秋晋文公时,就已经称中军主将为元帅。唐初开始,元帅一般由皇子亲王担任,权任极重。后来的宋朝也沿袭了这种做法,大体上只有皇子才能出任号令一方的元帅之位。到蒙古人建立了元朝时,大约是觉得这个汉语的官名很威风,最开始在边疆地区,后来在全国各地,设立了许多元帅府或者分元帅府,成为一个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公署。为此,元末大乱时,凡是拉起一竿子人马的人,哪怕是阿猫阿狗,只要手里握有百八十个鸟人,便都会自称元帅。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这位陈友谅不完全是虚张声势,他还真的掌握了一支有相当实力的部队,天完国皇帝徐寿辉与丞相倪文俊合谋,把太师邹普胜排挤出了决策层。不久,这位丞相便大权独揽,露出不把天完皇帝放在眼里的模样,于是,皇帝徐寿辉准备重新起用邹普胜来制约倪文俊,倪文俊知道后,将自己一再提拔、如今已经独当一面的心腹陈友谅找来,商量着索性干掉徐寿辉,自己来做这个皇帝。
就在倪文俊设下圈套,发动兵变,天完皇帝已经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之际,陈友谅却突然临阵倒戈,以保驾勤王的名义,率精兵打跑并后来干掉了倪文俊,将他手下的力量全部收编到了自己手上,陈友谅就此成为天完国皇帝之下,第一重臣,不但握有重权,而且握有重兵。陈友谅虽然有保驾之功,名义上也相当冠冕堂皇,但却显然有悖于江湖道义。于是,后来便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倪文俊召陈友谅在丞相府密议时,他的一个爱妾曾经出来招呼茶点。据说,当时已经30多岁的陈友谅向来不近女色,因此颇受部下拥戴,谁知,见到这位女子后,陈友谅惊为天人,一时间目眩神迷而不能自己,此后一连数日神魂颠倒,不思茶饭,因此才有了反戈一击之举。
于是,兵变平息后,陈友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抢在前往丞相府抄家的兵丁之前,快马加鞭地赶到丞相府,将这位女子抢到了自己府上。后来,陈友谅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决战,兵败身死时,他的臣僚部下逃跑的逃跑,倒戈的倒戈,投降的投降,只有这一位女子为他自杀殉情,这段传奇是否真实,对陈友谅来说却是一点都不重要。原因是此人号称“素怀大志”。
陈友谅在干掉倪文俊的两年之后,再一次同室操戈,杀掉了天完红巾军最孚众望的重要将领赵普胜,又过了数月,他以向皇帝汇报军情的名义,安排一个卫士用铁锤击碎了徐寿辉的脑袋。由此,陈友谅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大汉,改年号为大义元年,以江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为都城,那年陈友谅40岁。
这位天完国皇帝手下的几位大将相当厉害,赵普胜就是其中之一。赵普胜,江湖人称“双刀赵”,假如用《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上的说法形容,大概可以说成是“双刀舞将起来,有万夫不挡之勇”。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富有韬略,在天完国创建的过程中,战功赫赫,因此成为陈友谅图谋徐寿辉时,所必须除掉的一个障碍,加上朱元璋不断派人散布谣言,于是这位威望很高,且对天完皇帝忠心耿耿的将军,被陈友谅轻轻地安上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便杀掉了。
《明史》在评价陈友谅时,说他“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此人具有极强的组织与控制能力、好弄权术且狠辣,他不停地干坏事,其所作所为,距离一个“义”字,相去可谓远矣。然而,他却敢于把自己的年号定为“大义”,并且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各个派别的各路人马,相当迅速地整合到自己麾下,由此,可以看出其枭雄的本事与特色。
历史上相当著名的鄱阳湖大战,可能是中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上投入人员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水上大会战,也是陈友谅与朱元璋之间决定生死的大决战。大战中,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共为八十万人,其中,陈友谅投入六十万人,朱元璋投入二十万人,大战持续时间近四十天。整个鄱阳湖上,漂浮着数不胜数的尸体,愁云惨雾之间,湖水为之色变,以至于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湖边的人们不敢捕食湖中的鱼虾鳖蟹。
明末天下大乱,除了最终一统中土的朱元璋外,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大盐枭张士诚,志大才疏,而另一个人却成为朱元璋登顶的最大对手,他就是陈友谅。
陈友谅,出身渔家,从各种记载中判断,陈友谅懂经史,通武事,胆气豪壮。元末天下大乱之后,陈友谅投奔到了徐寿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天完红巾军,在丞相倪文俊部下做薄书掾,大概是主管总务簿册一类的小官,随后,逐渐以军功升任为元帅,听起来这个名头很吓人,但当时却并不值钱。
元帅,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职官名,春秋晋文公时,就已经称中军主将为元帅。唐初开始,元帅一般由皇子亲王担任,权任极重。后来的宋朝也沿袭了这种做法,大体上只有皇子才能出任号令一方的元帅之位。到蒙古人建立了元朝时,大约是觉得这个汉语的官名很威风,最开始在边疆地区,后来在全国各地,设立了许多元帅府或者分元帅府,成为一个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公署。为此,元末大乱时,凡是拉起一竿子人马的人,哪怕是阿猫阿狗,只要手里握有百八十个鸟人,便都会自称元帅。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这位陈友谅不完全是虚张声势,他还真的掌握了一支有相当实力的部队,天完国皇帝徐寿辉与丞相倪文俊合谋,把太师邹普胜排挤出了决策层。不久,这位丞相便大权独揽,露出不把天完皇帝放在眼里的模样,于是,皇帝徐寿辉准备重新起用邹普胜来制约倪文俊,倪文俊知道后,将自己一再提拔、如今已经独当一面的心腹陈友谅找来,商量着索性干掉徐寿辉,自己来做这个皇帝。
就在倪文俊设下圈套,发动兵变,天完皇帝已经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之际,陈友谅却突然临阵倒戈,以保驾勤王的名义,率精兵打跑并后来干掉了倪文俊,将他手下的力量全部收编到了自己手上,陈友谅就此成为天完国皇帝之下,第一重臣,不但握有重权,而且握有重兵。陈友谅虽然有保驾之功,名义上也相当冠冕堂皇,但却显然有悖于江湖道义。于是,后来便有一种说法广为流传:倪文俊召陈友谅在丞相府密议时,他的一个爱妾曾经出来招呼茶点。据说,当时已经30多岁的陈友谅向来不近女色,因此颇受部下拥戴,谁知,见到这位女子后,陈友谅惊为天人,一时间目眩神迷而不能自己,此后一连数日神魂颠倒,不思茶饭,因此才有了反戈一击之举。
于是,兵变平息后,陈友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抢在前往丞相府抄家的兵丁之前,快马加鞭地赶到丞相府,将这位女子抢到了自己府上。后来,陈友谅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决战,兵败身死时,他的臣僚部下逃跑的逃跑,倒戈的倒戈,投降的投降,只有这一位女子为他自杀殉情,这段传奇是否真实,对陈友谅来说却是一点都不重要。原因是此人号称“素怀大志”。
陈友谅在干掉倪文俊的两年之后,再一次同室操戈,杀掉了天完红巾军最孚众望的重要将领赵普胜,又过了数月,他以向皇帝汇报军情的名义,安排一个卫士用铁锤击碎了徐寿辉的脑袋。由此,陈友谅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大汉,改年号为大义元年,以江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九江为都城,那年陈友谅40岁。
这位天完国皇帝手下的几位大将相当厉害,赵普胜就是其中之一。赵普胜,江湖人称“双刀赵”,假如用《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上的说法形容,大概可以说成是“双刀舞将起来,有万夫不挡之勇”。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富有韬略,在天完国创建的过程中,战功赫赫,因此成为陈友谅图谋徐寿辉时,所必须除掉的一个障碍,加上朱元璋不断派人散布谣言,于是这位威望很高,且对天完皇帝忠心耿耿的将军,被陈友谅轻轻地安上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便杀掉了。
《明史》在评价陈友谅时,说他“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此人具有极强的组织与控制能力、好弄权术且狠辣,他不停地干坏事,其所作所为,距离一个“义”字,相去可谓远矣。然而,他却敢于把自己的年号定为“大义”,并且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各个派别的各路人马,相当迅速地整合到自己麾下,由此,可以看出其枭雄的本事与特色。
历史上相当著名的鄱阳湖大战,可能是中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上投入人员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水上大会战,也是陈友谅与朱元璋之间决定生死的大决战。大战中,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共为八十万人,其中,陈友谅投入六十万人,朱元璋投入二十万人,大战持续时间近四十天。整个鄱阳湖上,漂浮着数不胜数的尸体,愁云惨雾之间,湖水为之色变,以至于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湖边的人们不敢捕食湖中的鱼虾鳖蟹。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4/4977/40097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