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东吴诚王——张士诚[附: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
推荐阅读:战锤:帝皇的渡鸦使者、狂野墨西哥,从越狱开始、我有一座聚财阵、名侦探柯南之琴酒立志传、大明响马、重生80年代做产业、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系统来晚了、大明:寒门辅臣、
张士诚,又名张九四,兴化白驹场人,元末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友谅最桀,士诚最富”之说,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率盐丁起兵反元,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奉为首领,袭据高邮,自称诚王,僭号大周,建元天祐。
张士诚自年轻时代起,就做当地盐场的帮闲记账一类杂差,很能损公肥私,凭关系让三个弟弟干上操舟运盐的营生,顺便走私贩盐,张士诚轻财好施,很似《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颇得当地老百姓欢心。从人品上讲,张士诚为人是元末群雄中数一数二的“好人”,不奸险,能容人,礼待读书人,但乱世大伪,既然他没有杀妻灭子的“气魄”,根本就熬不到“最后胜利”的那一天。
由于张氏兄弟向寿州附近诸富人家卖盐期间多受凌侮,不少大户还欠钱不给,加上盐场一个弓手丘义没事就辱骂张士诚,惹得张氏兄弟杀心顿起。恰值当时天下已乱,于是张士诚和他三个弟弟,以及一个名叫李伯升的好汉,当时一伙人一共才十八位,起事时,他们并无远大理想,只是杀人泄愤而已。就这十来号人,先冲进盐场保安室把弓手丘义乱刀剁死,然后遍灭周围诸富家,放火烧掉不少大宅院,由于当时盐场工厂生活极其艰辛,苦大仇深,见有人带头挑事,纷纷报名加入,共推张士诚为主,百多人聚集一起,一下子就“攻克”了泰州。接着,他又破兴化,占领重镇高邮,胜利如此容易,张士诚便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开始称王称帝。
在天下大乱的“革命”形势下,张士诚很快占领了江南最富庶的常熟、平江两个重镇。平江即苏州,粮仓,衣仓,钱仓,真正的大富之地,而后,张士诚势力发展极为迅速,湖州、杭州、诸全,绍兴、宜兴、常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泗州以及朱皇帝的老家濠州,全部被其所占领。刘福通如此勇武之人,也被张士诚手下大将吕珍包围于安丰,出战时被杀,如果朱元璋不来救,连小明王韩林儿也会被张士诚军队活捉。
江南群雄,分为两大派系,即刘福通和徐寿辉的红军系,以及张士诚、方国珍的非红军系。红军系又分东西两派,东派名义上以“小明王”韩林儿为其主,实由刘福通掌握,郭子兴、朱元璋这一支其实就是东派红军系,在淮水流域四处闯荡。西派红军包括徐寿辉、陈友谅以及日后割据四川的明玉珍,他们的活动地点主要是汉水流域。“红军”之间,平时互相争得你死我活。所以,张士诚打刘福通,可称是天经地义之事,而且,张士诚和元朝的关系也很好玩,起事当年他就受朝廷“招安”,还弄了个官做,但当元廷要他出兵去打濠州等地红巾军时,张士诚怕吃亏,推托不去,而是径直占了高邮当起自封的王爷来。
时来运转后,他改平江为隆平郡,开弘文馆,招贤纳士,提前干起“贤德”帝王的营生。后来受苗军杨完者部的打击和朱元璋的挤兑,张士诚又接受元朝江浙行省右丞相达识帖木儿的“劝告”,再次投降元朝,当起大元的“太尉”来。扯虎皮做大旗,张士诚在几年间据地两千余里,北逾江淮,西至濠泗,东达至海,南连江浙,俨然江南一国。再往后,张士诚要当真王爷,元朝不答应,张士诚就自立为“吴王”,和元朝基本闹翻,连粮食也不往大都运送了。朱元璋、张士诚二人的冲突源于本来降附于朱元璋的“黄包军”头目陈保二忽然倒戈,逮捕了朱元璋派来的将领之后向张士诚投降。
朱元璋正忙于西线作战,起先还不敢与张士诚闹翻,派人送信一封,以“隗嚣称雄”的字眼奉承张士诚,希望两家“毋生边衅”。张士诚左右有不少文人,他自己也读书,深恨朱元璋信中以“隗嚣”比拟自己,如此,朱元璋就是“汉光武”刘秀了,就因这几句话,张士诚把朱元璋的来使扣压,不肯讲和。于是,朱元璋派大将徐达进攻常州,张士诚则派弟弟张九六来援。徐达设伏,活捉了张九六,“士诚陷郡县,九六力为多,既被擒,士诚气沮。”不久,华云龙等将又在旧馆大败张士诚另外一个弟弟张士信。连败之下,张士诚与朱元璋书信,表示愿意送黄金五百两,白银三百斤以及粮食二十万石,双方讲和。朱元璋得理不饶人,复信历数其罪,要对方放人让他。结果,“和议”彻底失败。围了数日,朱元璋军队终于又夺回常州。徐达善战,又顺利攻克常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张士诚二次受元朝“招安”。
此后,张士诚派兵攻常州,结果被汤和击败,而且还又丢了宜兴。朱元璋手下水帅大将廖永安乘胜入太湖,深入追击,反而被张士诚大将吕珍候个正着,生俘了廖永安。朱元璋想以俘获的三千张士诚兵将换廖永安一个人,张士诚不答应,他提出要以廖永安换自己弟弟张士德,朱元璋不答应,干脆先下手杀了张九六。结果致使廖永安被囚禁八年,死于张士诚的狱中。数败之下,张士诚不甘心,仍旧派人攻常州,又败;派兵侵诸全,杀守将;又派大将吕珍入长兴,结果再败。朱元璋遣胡大海进攻绍兴,不克而还。张士诚则派大将李伯升率精兵十余万进攻长兴,水陆并进,先胜后败,最终遭朱元璋守将耿炳文和常遇春内外夹击,狼狈而去。守金华的朱元璋大将胡大海被属将蒋英、刘震杀掉,几个人心中也害怕,忙派人向张士诚投降,大掠金华而去。趁乱,张士诚派其弟张大信和大将吕珍率十万兵马包围诸全。
结果,守将谢再兴与朱元璋外甥朱文忠设计使吕珍分兵,又以炮铳等火器相攻,以少胜多,打得张士信仓皇逃走。气急败坏的张士诚派大将吕珍集十万大兵进围安丰,杀掉了红巾军的“革命领袖”刘福通。由于名义上的“共主”韩林儿从安丰跑到滁州被吕珍追打,朱元璋不得不救,亲率徐达、常遇春移大军而来,终于击走吕珍。当是时也,险过剃头,如果西面的陈友谅倾国顺流直下建康,朱元璋玩完矣。朱元璋正擦冷汗,忽然传来一个大坏消息:诸全守将谢再兴叛降于张士诚。这时,朱元璋正在前线指挥军队与陈友谅干仗,无暇东顾。
张士诚逼元朝江浙行省长官达识帖木儿自杀,再次独立,年号仍用元朝的“至正”。张士诚为人“外迟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其实是个见好就收的厚道人。史书称其“既据有吴中,吴承平久,户口殷盛,渐骄纵,怠于政事。”其弟张士信和其女婿潘元绍特别喜欢聚敛,“金玉珍宝及古法书名画,无不充溢。日夜歌舞自娱”。从前陈友谅要张士诚一起夹击朱元璋,张士诚不出手。现在陈友谅已败亡,张士诚反倒来了精神。在湖州周围,东吴兵大败,大将吕珍及外号“五太子”的张士诚养子等骁勇大将皆兵败投降,其属下六万精兵皆降。湖州城中的张士诚“司空”李伯升本想自杀“殉国”,为左右抱持不死,不得已也投降。到了年底,在朱亮祖大军逼迫下,杭州守将谢五也被迫开城门投降。如此,东吴左右膀臂皆失,平江成为孤城,面临南西北三面被围之势。然而平江城坚,一直打了十个月,才最终攻克。围城三月不下,朱元璋也不着急,只是从建康发来指示:“将在外,君不御,古之道也。自后军中缓急,将军便宜行之。”徐达接书感奋,更加细心和卖命。朱元璋见张士诚龟缩平江,志在必得,但也怕攻城死人太多。他原本之意就是围之困之,让张士诚最终不支出城投降。同时,朱元璋不断派人送书城内,以钱缪、窦融相比拟,劝张士诚自动归服。张士诚倔强,不报。
张士诚自年轻时代起,就做当地盐场的帮闲记账一类杂差,很能损公肥私,凭关系让三个弟弟干上操舟运盐的营生,顺便走私贩盐,张士诚轻财好施,很似《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颇得当地老百姓欢心。从人品上讲,张士诚为人是元末群雄中数一数二的“好人”,不奸险,能容人,礼待读书人,但乱世大伪,既然他没有杀妻灭子的“气魄”,根本就熬不到“最后胜利”的那一天。
由于张氏兄弟向寿州附近诸富人家卖盐期间多受凌侮,不少大户还欠钱不给,加上盐场一个弓手丘义没事就辱骂张士诚,惹得张氏兄弟杀心顿起。恰值当时天下已乱,于是张士诚和他三个弟弟,以及一个名叫李伯升的好汉,当时一伙人一共才十八位,起事时,他们并无远大理想,只是杀人泄愤而已。就这十来号人,先冲进盐场保安室把弓手丘义乱刀剁死,然后遍灭周围诸富家,放火烧掉不少大宅院,由于当时盐场工厂生活极其艰辛,苦大仇深,见有人带头挑事,纷纷报名加入,共推张士诚为主,百多人聚集一起,一下子就“攻克”了泰州。接着,他又破兴化,占领重镇高邮,胜利如此容易,张士诚便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开始称王称帝。
在天下大乱的“革命”形势下,张士诚很快占领了江南最富庶的常熟、平江两个重镇。平江即苏州,粮仓,衣仓,钱仓,真正的大富之地,而后,张士诚势力发展极为迅速,湖州、杭州、诸全,绍兴、宜兴、常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泗州以及朱皇帝的老家濠州,全部被其所占领。刘福通如此勇武之人,也被张士诚手下大将吕珍包围于安丰,出战时被杀,如果朱元璋不来救,连小明王韩林儿也会被张士诚军队活捉。
江南群雄,分为两大派系,即刘福通和徐寿辉的红军系,以及张士诚、方国珍的非红军系。红军系又分东西两派,东派名义上以“小明王”韩林儿为其主,实由刘福通掌握,郭子兴、朱元璋这一支其实就是东派红军系,在淮水流域四处闯荡。西派红军包括徐寿辉、陈友谅以及日后割据四川的明玉珍,他们的活动地点主要是汉水流域。“红军”之间,平时互相争得你死我活。所以,张士诚打刘福通,可称是天经地义之事,而且,张士诚和元朝的关系也很好玩,起事当年他就受朝廷“招安”,还弄了个官做,但当元廷要他出兵去打濠州等地红巾军时,张士诚怕吃亏,推托不去,而是径直占了高邮当起自封的王爷来。
时来运转后,他改平江为隆平郡,开弘文馆,招贤纳士,提前干起“贤德”帝王的营生。后来受苗军杨完者部的打击和朱元璋的挤兑,张士诚又接受元朝江浙行省右丞相达识帖木儿的“劝告”,再次投降元朝,当起大元的“太尉”来。扯虎皮做大旗,张士诚在几年间据地两千余里,北逾江淮,西至濠泗,东达至海,南连江浙,俨然江南一国。再往后,张士诚要当真王爷,元朝不答应,张士诚就自立为“吴王”,和元朝基本闹翻,连粮食也不往大都运送了。朱元璋、张士诚二人的冲突源于本来降附于朱元璋的“黄包军”头目陈保二忽然倒戈,逮捕了朱元璋派来的将领之后向张士诚投降。
朱元璋正忙于西线作战,起先还不敢与张士诚闹翻,派人送信一封,以“隗嚣称雄”的字眼奉承张士诚,希望两家“毋生边衅”。张士诚左右有不少文人,他自己也读书,深恨朱元璋信中以“隗嚣”比拟自己,如此,朱元璋就是“汉光武”刘秀了,就因这几句话,张士诚把朱元璋的来使扣压,不肯讲和。于是,朱元璋派大将徐达进攻常州,张士诚则派弟弟张九六来援。徐达设伏,活捉了张九六,“士诚陷郡县,九六力为多,既被擒,士诚气沮。”不久,华云龙等将又在旧馆大败张士诚另外一个弟弟张士信。连败之下,张士诚与朱元璋书信,表示愿意送黄金五百两,白银三百斤以及粮食二十万石,双方讲和。朱元璋得理不饶人,复信历数其罪,要对方放人让他。结果,“和议”彻底失败。围了数日,朱元璋军队终于又夺回常州。徐达善战,又顺利攻克常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张士诚二次受元朝“招安”。
此后,张士诚派兵攻常州,结果被汤和击败,而且还又丢了宜兴。朱元璋手下水帅大将廖永安乘胜入太湖,深入追击,反而被张士诚大将吕珍候个正着,生俘了廖永安。朱元璋想以俘获的三千张士诚兵将换廖永安一个人,张士诚不答应,他提出要以廖永安换自己弟弟张士德,朱元璋不答应,干脆先下手杀了张九六。结果致使廖永安被囚禁八年,死于张士诚的狱中。数败之下,张士诚不甘心,仍旧派人攻常州,又败;派兵侵诸全,杀守将;又派大将吕珍入长兴,结果再败。朱元璋遣胡大海进攻绍兴,不克而还。张士诚则派大将李伯升率精兵十余万进攻长兴,水陆并进,先胜后败,最终遭朱元璋守将耿炳文和常遇春内外夹击,狼狈而去。守金华的朱元璋大将胡大海被属将蒋英、刘震杀掉,几个人心中也害怕,忙派人向张士诚投降,大掠金华而去。趁乱,张士诚派其弟张大信和大将吕珍率十万兵马包围诸全。
结果,守将谢再兴与朱元璋外甥朱文忠设计使吕珍分兵,又以炮铳等火器相攻,以少胜多,打得张士信仓皇逃走。气急败坏的张士诚派大将吕珍集十万大兵进围安丰,杀掉了红巾军的“革命领袖”刘福通。由于名义上的“共主”韩林儿从安丰跑到滁州被吕珍追打,朱元璋不得不救,亲率徐达、常遇春移大军而来,终于击走吕珍。当是时也,险过剃头,如果西面的陈友谅倾国顺流直下建康,朱元璋玩完矣。朱元璋正擦冷汗,忽然传来一个大坏消息:诸全守将谢再兴叛降于张士诚。这时,朱元璋正在前线指挥军队与陈友谅干仗,无暇东顾。
张士诚逼元朝江浙行省长官达识帖木儿自杀,再次独立,年号仍用元朝的“至正”。张士诚为人“外迟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其实是个见好就收的厚道人。史书称其“既据有吴中,吴承平久,户口殷盛,渐骄纵,怠于政事。”其弟张士信和其女婿潘元绍特别喜欢聚敛,“金玉珍宝及古法书名画,无不充溢。日夜歌舞自娱”。从前陈友谅要张士诚一起夹击朱元璋,张士诚不出手。现在陈友谅已败亡,张士诚反倒来了精神。在湖州周围,东吴兵大败,大将吕珍及外号“五太子”的张士诚养子等骁勇大将皆兵败投降,其属下六万精兵皆降。湖州城中的张士诚“司空”李伯升本想自杀“殉国”,为左右抱持不死,不得已也投降。到了年底,在朱亮祖大军逼迫下,杭州守将谢五也被迫开城门投降。如此,东吴左右膀臂皆失,平江成为孤城,面临南西北三面被围之势。然而平江城坚,一直打了十个月,才最终攻克。围城三月不下,朱元璋也不着急,只是从建康发来指示:“将在外,君不御,古之道也。自后军中缓急,将军便宜行之。”徐达接书感奋,更加细心和卖命。朱元璋见张士诚龟缩平江,志在必得,但也怕攻城死人太多。他原本之意就是围之困之,让张士诚最终不支出城投降。同时,朱元璋不断派人送书城内,以钱缪、窦融相比拟,劝张士诚自动归服。张士诚倔强,不报。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4/4977/40097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