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崇仁之学——吴与弼
推荐阅读:战锤:帝皇的渡鸦使者、狂野墨西哥,从越狱开始、我有一座聚财阵、名侦探柯南之琴酒立志传、大明响马、重生80年代做产业、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系统来晚了、大明:寒门辅臣、
吴与弼,初名梦祥、长弼,字子傅,号康斋,崇仁县莲塘小陂人,是崇仁学派的创立者,明代学者、诗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吴与弼的先祖吴兢,为唐朝汴州人,唐睿宗时为朝廷议大夫,吴兢的七世孙吴宣,迁居抚州,吴与弼的高祖吴景南,擅长诗赋,元代理学大儒吴澄曾为其诗集作序。曾祖吴审,“博学、诗藻清丽”,祖父吴泾,迁居崇仁,父亲吴溥,官到国子监司业,著有《古崖集》。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对吴与弼的教育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吴与弼六岁入学,七岁学对句,八、九岁在乡学读书时,即已崭露头角,对文学、天文、律历、医卜均有所学,十六岁学诗赋,十八岁习以科举之业。年方十九赴京侍奉时任国子监司业的父亲,得拜明代“三杨”之一的冼马杨溥为师。其时,在其父任所获读朱熹所编之《伊洛渊源录》,自谓“睹道统一脉之传”,“于是思自奋励,窃慕向焉,而尽焚当时举子文字,誓必至乎圣贤而后已”。
吴与弼谢绝与人交往,独处小楼二年,专心攻读《四书》、《五经》和洛学、闽学两个学派的语录,无意进入仕途,决心以讲授理学,传播程、朱哲学思想为己任。吴与弼一生不应科举,讲学家乡,屡荐不出。由山西佥事何自学荐举入朝,后御史涂谦、抚州知府王宇也一再荐举,他都谢绝不出。御史陈述又荐举他入阁讲学,帝下诏江西巡抚韩雍前往礼请,他又辞谢不出。
石亨与大学士李贤上疏荐举,并派人前往征召吴与弼进京,授为左春坊左谕德,他上疏请辞。英宗召入文华殿,咨询其因,他以“浅陋之学,衰病之躯,有负期待之重,岂敢窃禄为官”力辞,后又多次上疏辞职,并由其子向吏部告以病重,才得以允准。辞官归里后,在呈英宗的谢表中力陈十事,说:“一曰崇圣志,二曰广圣学,三曰隆圣德,四曰子庶民,五曰谨命令,六曰敦教化,七曰清百僚,八曰齐庶政,九曰广言路,十曰君相一德同心。”词语恳切,获英宗嘉许,派人护送回乡,并命地方官按月支给仓米,以示关怀。
吴与弼的先祖吴兢,为唐朝汴州人,唐睿宗时为朝廷议大夫,吴兢的七世孙吴宣,迁居抚州,吴与弼的高祖吴景南,擅长诗赋,元代理学大儒吴澄曾为其诗集作序。曾祖吴审,“博学、诗藻清丽”,祖父吴泾,迁居崇仁,父亲吴溥,官到国子监司业,著有《古崖集》。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对吴与弼的教育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吴与弼六岁入学,七岁学对句,八、九岁在乡学读书时,即已崭露头角,对文学、天文、律历、医卜均有所学,十六岁学诗赋,十八岁习以科举之业。年方十九赴京侍奉时任国子监司业的父亲,得拜明代“三杨”之一的冼马杨溥为师。其时,在其父任所获读朱熹所编之《伊洛渊源录》,自谓“睹道统一脉之传”,“于是思自奋励,窃慕向焉,而尽焚当时举子文字,誓必至乎圣贤而后已”。
吴与弼谢绝与人交往,独处小楼二年,专心攻读《四书》、《五经》和洛学、闽学两个学派的语录,无意进入仕途,决心以讲授理学,传播程、朱哲学思想为己任。吴与弼一生不应科举,讲学家乡,屡荐不出。由山西佥事何自学荐举入朝,后御史涂谦、抚州知府王宇也一再荐举,他都谢绝不出。御史陈述又荐举他入阁讲学,帝下诏江西巡抚韩雍前往礼请,他又辞谢不出。
石亨与大学士李贤上疏荐举,并派人前往征召吴与弼进京,授为左春坊左谕德,他上疏请辞。英宗召入文华殿,咨询其因,他以“浅陋之学,衰病之躯,有负期待之重,岂敢窃禄为官”力辞,后又多次上疏辞职,并由其子向吏部告以病重,才得以允准。辞官归里后,在呈英宗的谢表中力陈十事,说:“一曰崇圣志,二曰广圣学,三曰隆圣德,四曰子庶民,五曰谨命令,六曰敦教化,七曰清百僚,八曰齐庶政,九曰广言路,十曰君相一德同心。”词语恳切,获英宗嘉许,派人护送回乡,并命地方官按月支给仓米,以示关怀。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4/4977/40101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