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嘉靖重臣——何孟春
推荐阅读:战锤:帝皇的渡鸦使者、狂野墨西哥,从越狱开始、我有一座聚财阵、名侦探柯南之琴酒立志传、大明响马、重生80年代做产业、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系统来晚了、大明:寒门辅臣、
何孟春,字子元,郴州人,文学家。初任兵部主事,后升任员外郎、郎中,历任河南参政、太仆少卿、太仆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云南巡抚、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在任期间,为人正派公正,为官廉洁奉公、兴利除弊、革除陋规、直言敢谏,做了不少有利于朝廷和百姓的事。嘉靖帝即位后,何孟春就谁是嘉靖帝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的皇统问题,上书嘉靖帝,因与之看法不同,后被贬官,任南京工部左侍郎。此后,何孟春屡次上书称病告老,被批准九年后,何孟春去世于家中,年六十二岁,谥号文简。
何孟春,祖父何俊,曾经做过云南按察司佥事;父亲何说,官至刑部郎中。少年时代,在李东阳门下求学,学问很广博,初任兵部主事。谏官庞泮等被逮进监狱时,曾经上书搭救他们,孝宗诏令修建万岁山毓秀亭、乾清宫西室,役使九千名士卒,计算下来将用掉一百多万两银子,何孟春又抗言上书极力劝阻。清宁宫遇灾后,他借机上书陈述了八件事,奏疏长达一万多字,后来他升为员外郎、郎中,奉命到陕西管理马政,结果各种规章制度都得到了实施。回朝以后,又提出五条兴利除弊的意见,并且弹劾巡抚的失职行为。
正德初年,上书要求改正孔庙祭祀的典礼,未能实际执行,后外调为河南参政,廉洁奉公,很有声威。武宗到宣府游玩时,他曾飞章劝谏,不久以右副都御史的名义巡抚云南,平定了十八寨造反的蛮人阿勿、阿寺等,奏准设立了永昌府,增设了五所长官司,五处防御所,登录战功,被荫封一子做官,但他推辞了,没有接受。
世宗即位后,升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半路上被召回来做了吏部右侍郎。时值苏、松各府旱涝相继,而江、淮以北河水泛滥,淹没土地、房屋、人口、牲畜,多得无法计算。何孟春仿效汉朝的魏相上书列举了八条意见,世宗高兴地采纳了,不久他升为左侍郎,尚书乔宇被免职后,他代理吏部的事务。
大礼的讨论开始后,何孟春在云南听说,就递上一篇奏疏说:“我阅读邸报,看到进士屈儒的奏议请尊崇圣父为‘皇叔考兴献大王’,圣母为‘皇叔母兴献大王妃’。奏议经陛下批示下发礼部。方知尊号还没有经圣旨钦定下来。我思考前代的帝王从旁支入宫继承王位,他们推尊亲生父母的得失和事迹都记载在史书上。汉宣帝不敢给史皇孙追加皇帝称号,光武帝不敢给南顿君追加皇帝称号,晋元帝不敢给恭王追加皇帝称号,他们都抑制私人情感而遵守礼制。这就是宋朝司马光所说当时天下人赞美,后世被颂扬为圣人的事迹。汉哀帝、汉安帝、汉桓帝、汉灵帝就给自己的父亲、祖父追加了皇帝的尊号,破坏了礼义制度。这是司马光所说当时被人讥笑,后世也受到批评的事情。过继给人就是人家的儿子,就不敢再考虑自己的父母。圣人制礼,没有两个尊长,这是因为恭敬的心思如果分出一些到那边,就不能在这边专一的缘故。
现经大臣们详细讨论,事情还没有定下来,莫不是皇叔考的称号有什么不恰当吗?不过我虽愚蠢对此也不能无疑。《礼》说,在世时称为父母,下世后称为考妣,有世父母、叔父母的名称,却没有世叔考、世叔妣的说法。现在想把兴献王称为皇叔考,有什么古典可作为根据?宋英宗时有人请给濮王加皇伯考的名号,宋敏求严厉指斥为荒谬。这样说来皇叔考的称号,难道能够加在兴献王身上吗?就是称皇叔父,按理讲也不大恰当。
经书上称呼伯父、叔父都是他们在世时别人唤他们用的。等到他们死后,从来没有人把亲属关系加在他们的爵位之上的。这样说来皇叔父的称号,难道可以再用到先朝已经加过谥号的亲王身上吗?我看到陛下以前发布的诏书,陛下称先皇帝为皇兄,假使真的把献王称为皇叔,像宋朝王皀、司马光所说的那样,也就已经够满意了。可是有少数议论的人认为不对,什么原因呢?天下是明太祖打下来的。自明太祖传到明孝宗,明孝宗传给明武宗,明武宗又特地选择了陛下您,传给您祖宗的大业。献王虽然是陛下的天然至亲,然而陛下所以能够走入皇宫,拥有天下,子子孙孙千秋万代地做皇帝,这都是武宗的恩德,孝宗传下来的家业啊。所以我希望您以汉宣帝、光武帝、晋元帝三帝作为榜样,如果提出什么古来没有过的名称或不恰当的尊号,那就不是我对于陛下所寄予的希望了。”
何孟春,祖父何俊,曾经做过云南按察司佥事;父亲何说,官至刑部郎中。少年时代,在李东阳门下求学,学问很广博,初任兵部主事。谏官庞泮等被逮进监狱时,曾经上书搭救他们,孝宗诏令修建万岁山毓秀亭、乾清宫西室,役使九千名士卒,计算下来将用掉一百多万两银子,何孟春又抗言上书极力劝阻。清宁宫遇灾后,他借机上书陈述了八件事,奏疏长达一万多字,后来他升为员外郎、郎中,奉命到陕西管理马政,结果各种规章制度都得到了实施。回朝以后,又提出五条兴利除弊的意见,并且弹劾巡抚的失职行为。
正德初年,上书要求改正孔庙祭祀的典礼,未能实际执行,后外调为河南参政,廉洁奉公,很有声威。武宗到宣府游玩时,他曾飞章劝谏,不久以右副都御史的名义巡抚云南,平定了十八寨造反的蛮人阿勿、阿寺等,奏准设立了永昌府,增设了五所长官司,五处防御所,登录战功,被荫封一子做官,但他推辞了,没有接受。
世宗即位后,升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半路上被召回来做了吏部右侍郎。时值苏、松各府旱涝相继,而江、淮以北河水泛滥,淹没土地、房屋、人口、牲畜,多得无法计算。何孟春仿效汉朝的魏相上书列举了八条意见,世宗高兴地采纳了,不久他升为左侍郎,尚书乔宇被免职后,他代理吏部的事务。
大礼的讨论开始后,何孟春在云南听说,就递上一篇奏疏说:“我阅读邸报,看到进士屈儒的奏议请尊崇圣父为‘皇叔考兴献大王’,圣母为‘皇叔母兴献大王妃’。奏议经陛下批示下发礼部。方知尊号还没有经圣旨钦定下来。我思考前代的帝王从旁支入宫继承王位,他们推尊亲生父母的得失和事迹都记载在史书上。汉宣帝不敢给史皇孙追加皇帝称号,光武帝不敢给南顿君追加皇帝称号,晋元帝不敢给恭王追加皇帝称号,他们都抑制私人情感而遵守礼制。这就是宋朝司马光所说当时天下人赞美,后世被颂扬为圣人的事迹。汉哀帝、汉安帝、汉桓帝、汉灵帝就给自己的父亲、祖父追加了皇帝的尊号,破坏了礼义制度。这是司马光所说当时被人讥笑,后世也受到批评的事情。过继给人就是人家的儿子,就不敢再考虑自己的父母。圣人制礼,没有两个尊长,这是因为恭敬的心思如果分出一些到那边,就不能在这边专一的缘故。
现经大臣们详细讨论,事情还没有定下来,莫不是皇叔考的称号有什么不恰当吗?不过我虽愚蠢对此也不能无疑。《礼》说,在世时称为父母,下世后称为考妣,有世父母、叔父母的名称,却没有世叔考、世叔妣的说法。现在想把兴献王称为皇叔考,有什么古典可作为根据?宋英宗时有人请给濮王加皇伯考的名号,宋敏求严厉指斥为荒谬。这样说来皇叔考的称号,难道能够加在兴献王身上吗?就是称皇叔父,按理讲也不大恰当。
经书上称呼伯父、叔父都是他们在世时别人唤他们用的。等到他们死后,从来没有人把亲属关系加在他们的爵位之上的。这样说来皇叔父的称号,难道可以再用到先朝已经加过谥号的亲王身上吗?我看到陛下以前发布的诏书,陛下称先皇帝为皇兄,假使真的把献王称为皇叔,像宋朝王皀、司马光所说的那样,也就已经够满意了。可是有少数议论的人认为不对,什么原因呢?天下是明太祖打下来的。自明太祖传到明孝宗,明孝宗传给明武宗,明武宗又特地选择了陛下您,传给您祖宗的大业。献王虽然是陛下的天然至亲,然而陛下所以能够走入皇宫,拥有天下,子子孙孙千秋万代地做皇帝,这都是武宗的恩德,孝宗传下来的家业啊。所以我希望您以汉宣帝、光武帝、晋元帝三帝作为榜样,如果提出什么古来没有过的名称或不恰当的尊号,那就不是我对于陛下所寄予的希望了。”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4/4977/40102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