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隆庆臣将——瞿景淳、高翀、吴悌等
推荐阅读:战锤:帝皇的渡鸦使者、狂野墨西哥,从越狱开始、我有一座聚财阵、名侦探柯南之琴酒立志传、大明响马、重生80年代做产业、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系统来晚了、大明:寒门辅臣、
瞿景淳,字师道,号昆湖,江苏常熟五渠人,明代官吏、学者,《永乐大典》的总校官。幼时聪慧,八岁就能作文,会试第一,殿试第二,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职位。为人清廉刚直,曾奉敕往凤阳封郑王世子朱载堉,拒受重礼。倭寇犯江南,从江南赴北京见大学士严嵩,揭发总督胡宗宪坐拥重兵但是却无力抵御倭寇,使得人民无法安定地生活,严嵩感谢他的意见。不久后担任侍读学士的职位,掌管翰林院的事情,又改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之后又升任吏部右侍郎。凭借总校《永乐大典》的功劳,又兼任兼翰林院学士,领二品的俸禄。后来疾病发作,屡次上书后归乡隐居,第二年去世,追赠礼部尚书,谥文懿。
高翀,字允升,号玉华,江西省峡江县善政乡箬山村,后入湖广安陆籍,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
吴悌,字思诚,号疏山,学者称“疏山先生”,江西金溪人,哲学家、学者,官至南京刑部侍郎。著有《疏山遗集》五卷、《易说》十卷、《表章古文孝经》一卷,并曾刊行《皇明舆地之图》。
殷士儋,字正甫,世称棠川先生,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历城县人,嘉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为高拱所倾,致仕归,筑庐泺水之滨,经史自娱,学者称‘棠川先生’。
彭翼南,字永顺,号北江,明代时获“盖东南战功第一”称号。王直自称“徽王”,与其“大将军”徐海,勾结倭寇入侵江浙,官兵溃败。尚书张经,奏请调湖广土兵和广西狼兵赴援,翼南统兵3000,其父致仕宣慰明辅统兵2000,荩臣率兵8000,其子守忠亦选杀手3000,俱会于松江。时倭寇进犯嘉兴,保靖土兵首败倭寇于石塘湾,永顺土兵又中路截击。倭寇退走嘉兴北面王江泾,永、保土兵与广西狠兵联合,四面围攻,土兵南北夹击,斩首1900馀级。自明朝御倭以来,以王江泾之役,为“东南战功第一”。翼南再次奉调率土兵征倭,由总督胡宗宪指挥,永、保土兵与容美等司土兵会合,包围徐海最后据点沈家庄。发动进攻,全歼倭寇,徐海自杀,王直投降,东南倭乱,初告平定。战后,朝廷以功敕赐三品服,授昭毅将军。
范鏓,字平甫,其先江西乐平人,迁沈阳,遂家焉。伏阙哭争“大礼”,下狱廷杖。由户部郎中改长芦盐运司同知,迁河南知府。岁大饥,开仓赈济,全活十余万,名由此显,迁两淮盐运使。条上盐政十要。历四川参政,湖广按察使,浙江、河南左、右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起抚河南,召为兵部左侍郎,奉诏经理两关。兵部尚书赵廷瑞罢,命鏓入代,鏓以老辞,世宗责其不恭,削籍为民,久之乃卒。
朱翊巨,是追封庄王朱载墭嫡第一子,端王朱厚烇庶长孙,明朝第六代荆王。朱翊巨受封永定世孙,后晋封荆世孙,两年后袭封荆王。在位十七年,谥号恭,因长子世子朱常泠被废为庶人,所以五年后其次子敬王朱常就嗣位。
楼大有,字惟丰,号南湖,义乌夏演村人,从小喜读兵书,戚继光见他有带兵之才,让他带千余人。倭寇集于新河寺前桥,十分猖狂,大有建议以计破之,焚烧敌营楼梯,又战于温岭、小藤岭,斩获甚多。当时,兴化倭寇猖狂,戚继光挥师增援,捣其巢穴,楼大有冲锋在前,斩获甚多。在援闽剿倭战斗中,大有领继光方略,一战于牛田,再战于朝天岭,又战于蔡坡岭,三战三捷,楼大有被钦赐贮丝二表,银二十两,世袭小旗二级。因为他文武双全,被提拔为羊角水城的守备。
岭岗贼李文彪之子李龙,在羊角水占山为王,扰乱社会秩序,大有与大中丞秦公一起扫除此贼众。平时操练军队,修理兵器、城墙,自任教练,赏罚分明,激励士兵勇敢杀敌,军声大振。他在羊角水五年多。闽越清平之后,谭纶题奏,授楼大有以前营千总,在蓟镇驰驱12年,戚继光常把边事交给他。大有修城墙,统兵歼敌皆有功,铳兵打得准,皆洞胸穿臂。汪道昆等向兵部推荐,升直棣守备,兼备倭浙江都司,仍留守蓟防,后随明军援朝鲜,功升河南领兵佥书指挥使,论功升浙江都指挥使,楼大有从军时,带走梅溪楼姓族人上百从军,后因功升武官的有20人。
丁邦彦,字宗美,别号东溪。自幼读书一目数行,优于诗文,年方弱冠补府庠,饱谙韬略,弓马射骑。倭寇骚扰浙江沿海,胡宗宪率兵讨伐,丁邦彦身经百战,在花街、白水洋之战立了功,叙功袭金华所万户。去江西弋阳剿寇,带兵攻破贼巢,次年兴化被劫掠,丁邦彦随戚继光一捷于横屿,再捷申田,兴化顿复,授松门卫指挥使。转迁蓟北,荡扫胡尘,征战有功,升河南都指挥使,朝廷还想用他,他因年事已高,谢事归休,优游林下二十余载,活到90岁。
胡松,字茂卿,号承庵,安徽绩溪人。授嘉兴府推官,江西道监御史,升福建按察佥事、河南按察副使,云南参政,贵州按察使,升户部右侍郎、提督太仓,拜工部尚书。伊王欲扩大洛阳私邸,以重金贿赂严嵩,胡松止之,卒,年八十三。
高仪,字子象,别号南宇,钱塘人。国子监司业事,侍讲学士,陛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转左侍郎,再改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教习庶吉士,寻掌翰林院事,升礼部尚书。为言官所劾,遂以疾乞归,由高拱推荐,掌詹事府,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年五十六。
李迁,字子安,江西新建人。任工部左侍郎总督河道,南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以平定韦银豹功加右都御史,不久升为南京刑部尚书,引疾致仕。
何东序,字崇教,号肖山,猗氏人。授户部主事,员外郎,出为衢州知府,迁山东副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进右副都御史,因得罪高拱致仕。
苏佑,字允吉,号舜泽,更号榖原,山东濮州人。授吴县令,改束鹿令,皆有惠政,迁广东道监察御史,未几出按宣大,平定大同兵变。按山西,江西提学副使,擢山西参政,分理雁门三关,晋大理寺少卿。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均徭赋,省供亿,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进刑部侍郎,改兵部侍郎兼都御史总督宣大军务,屡败强寇,进兵部尚书,以兵饷失事削籍,年八十。
靳学颜,字子愚,号两城,山东济宁人。授南阳府推官,历吉安府,迁左布政使。隆庆初为太仆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晋工部侍郎,改吏部左侍郎。因与首辅高拱不和,以病乞归,年五十八。
徐文辉,字朝章,号龙潭,江苏宜兴人。尚书徐溥之孙,以荫入太学,后迁上林苑监左丞监领,园田漆林之入,中贵人依势侵夺,文辉治之以法。擢后军都督府经历,又任岷府左长史,年八十。
曾钧,字廷和,江西进贤人。擢南京礼科给事中,时四方银场得不偿费,曾钧奏罢之。曾钧为人端严廉正,先后弹劾尚书刘龙、翊国公郭勋、礼部尚书严嵩,侍郎蒋淦、巡抚赵锦、操江御史柴经,声振一时。出为云南副使,四川参政,河南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当时徐、邳等十七州县连被水患,曾钧请浚刘伶台至赤宴庙八十里,筑草湾老营河口,增高家堰长堤,缮新庄等,数月工成,进工部右侍郎。隆庆初为南京刑部右侍郎,乞归,赠刑部尚书,谥恭肃。
毛恺,字达和,号介川,晚号节斋居士,浙江江山人。擢御史,以言事为执政者所恶,谪宁国推官,历瑞州知府,升南京工部主事,由河南右布政使为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由吏部右侍郎改左侍郎,升南京礼部尚书,年六十五,谥端简。
沈越,字中甫,南京锦衣卫人,擢山东道监察御史。平江民为之立碑,罗田亦祀于名宦。为御史,持廉秉公,厘奸革弊。以试事忤旨落职,出任开封府判,稍迁卫辉府推官,再迁德安府同知。因不附权贵,竟致归里。
马坤,字顺卿,号南渚,江苏通州人。授户部主事,历河南左布政使。升顺天府知府,大理寺卿,户部右侍郎,左侍郎。升南京工部尚书,改南京户部尚书。以振武营卒之变,稽训月粮被劾致仕。
任瀚,字少海,四川南充人。屡迁考功郎中,累至翰林院检讨,引疾请归,不报复,引还。为周来所劾勒为民,遇赦复官,致仕,终世宗朝不复用。神宗立,四川巡抚刘思洁、曾省吾先后疏荐,亦仅优旨报闻而已。瀚少怀用世专力百家二氏之书,晚又潜心于易,文亦高简为嘉靖八才子之一。
林俊,字待用,号见素,福建莆田人。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上疏请斩妖僧继晓,并罪中贵梁芳,谪姚州判官。擢云南副使,调湖广,后起南京右佥都御史。正德时,进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四川。世宗即位,起工部尚书,改刑部,朝有大政,必侃侃陈论,持正不避嫌,因屡见恪,遂致仕。“大礼”议起,与杨廷和合,又因世宗杖决大臣,乃数上疏力救。六年四月卒,年七十六。弘治七年夏六月,《明伦大典》成,追论林俊附和杨廷和罪,削其官。隆庆初复官,赠少师,谥贞肃。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徐学霅,字以言,号龙川,浙江上虞人,官至刑部郎中。“庚戌之变”后,廷臣集议制敌之策,群臣皆以琐细小事应付,惟徐学诗愤然说:“大奸柄国,乱之本也。”疏弹劾首辅严嵩,方士陶仲文密告世宗,说严嵩“孤立尽忠”,遂逮徐学诗下狱,削籍为民。在徐学诗之前,弹劾严嵩获罪的还有叶经、谢瑜、陈绍,皆为上虞人,时称“上虞四谏”。隆庆初起南京通政参议,未之官卒。
王积,字子崇,号虚斋,南直隶太仓州人。历官广东参议,因性刚直,不趋炎附势,故不得调,至卖衣自给,遂上疏请休。起为陕西参议,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为政有大体,吏民无不畏服,仕终南京兵部右侍郎,被劾,遂以病致仕,卒年七十六。
高翀,字允升,号玉华,江西省峡江县善政乡箬山村,后入湖广安陆籍,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
吴悌,字思诚,号疏山,学者称“疏山先生”,江西金溪人,哲学家、学者,官至南京刑部侍郎。著有《疏山遗集》五卷、《易说》十卷、《表章古文孝经》一卷,并曾刊行《皇明舆地之图》。
殷士儋,字正甫,世称棠川先生,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南府历城县人,嘉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为高拱所倾,致仕归,筑庐泺水之滨,经史自娱,学者称‘棠川先生’。
彭翼南,字永顺,号北江,明代时获“盖东南战功第一”称号。王直自称“徽王”,与其“大将军”徐海,勾结倭寇入侵江浙,官兵溃败。尚书张经,奏请调湖广土兵和广西狼兵赴援,翼南统兵3000,其父致仕宣慰明辅统兵2000,荩臣率兵8000,其子守忠亦选杀手3000,俱会于松江。时倭寇进犯嘉兴,保靖土兵首败倭寇于石塘湾,永顺土兵又中路截击。倭寇退走嘉兴北面王江泾,永、保土兵与广西狠兵联合,四面围攻,土兵南北夹击,斩首1900馀级。自明朝御倭以来,以王江泾之役,为“东南战功第一”。翼南再次奉调率土兵征倭,由总督胡宗宪指挥,永、保土兵与容美等司土兵会合,包围徐海最后据点沈家庄。发动进攻,全歼倭寇,徐海自杀,王直投降,东南倭乱,初告平定。战后,朝廷以功敕赐三品服,授昭毅将军。
范鏓,字平甫,其先江西乐平人,迁沈阳,遂家焉。伏阙哭争“大礼”,下狱廷杖。由户部郎中改长芦盐运司同知,迁河南知府。岁大饥,开仓赈济,全活十余万,名由此显,迁两淮盐运使。条上盐政十要。历四川参政,湖广按察使,浙江、河南左、右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起抚河南,召为兵部左侍郎,奉诏经理两关。兵部尚书赵廷瑞罢,命鏓入代,鏓以老辞,世宗责其不恭,削籍为民,久之乃卒。
朱翊巨,是追封庄王朱载墭嫡第一子,端王朱厚烇庶长孙,明朝第六代荆王。朱翊巨受封永定世孙,后晋封荆世孙,两年后袭封荆王。在位十七年,谥号恭,因长子世子朱常泠被废为庶人,所以五年后其次子敬王朱常就嗣位。
楼大有,字惟丰,号南湖,义乌夏演村人,从小喜读兵书,戚继光见他有带兵之才,让他带千余人。倭寇集于新河寺前桥,十分猖狂,大有建议以计破之,焚烧敌营楼梯,又战于温岭、小藤岭,斩获甚多。当时,兴化倭寇猖狂,戚继光挥师增援,捣其巢穴,楼大有冲锋在前,斩获甚多。在援闽剿倭战斗中,大有领继光方略,一战于牛田,再战于朝天岭,又战于蔡坡岭,三战三捷,楼大有被钦赐贮丝二表,银二十两,世袭小旗二级。因为他文武双全,被提拔为羊角水城的守备。
岭岗贼李文彪之子李龙,在羊角水占山为王,扰乱社会秩序,大有与大中丞秦公一起扫除此贼众。平时操练军队,修理兵器、城墙,自任教练,赏罚分明,激励士兵勇敢杀敌,军声大振。他在羊角水五年多。闽越清平之后,谭纶题奏,授楼大有以前营千总,在蓟镇驰驱12年,戚继光常把边事交给他。大有修城墙,统兵歼敌皆有功,铳兵打得准,皆洞胸穿臂。汪道昆等向兵部推荐,升直棣守备,兼备倭浙江都司,仍留守蓟防,后随明军援朝鲜,功升河南领兵佥书指挥使,论功升浙江都指挥使,楼大有从军时,带走梅溪楼姓族人上百从军,后因功升武官的有20人。
丁邦彦,字宗美,别号东溪。自幼读书一目数行,优于诗文,年方弱冠补府庠,饱谙韬略,弓马射骑。倭寇骚扰浙江沿海,胡宗宪率兵讨伐,丁邦彦身经百战,在花街、白水洋之战立了功,叙功袭金华所万户。去江西弋阳剿寇,带兵攻破贼巢,次年兴化被劫掠,丁邦彦随戚继光一捷于横屿,再捷申田,兴化顿复,授松门卫指挥使。转迁蓟北,荡扫胡尘,征战有功,升河南都指挥使,朝廷还想用他,他因年事已高,谢事归休,优游林下二十余载,活到90岁。
胡松,字茂卿,号承庵,安徽绩溪人。授嘉兴府推官,江西道监御史,升福建按察佥事、河南按察副使,云南参政,贵州按察使,升户部右侍郎、提督太仓,拜工部尚书。伊王欲扩大洛阳私邸,以重金贿赂严嵩,胡松止之,卒,年八十三。
高仪,字子象,别号南宇,钱塘人。国子监司业事,侍讲学士,陛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转左侍郎,再改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教习庶吉士,寻掌翰林院事,升礼部尚书。为言官所劾,遂以疾乞归,由高拱推荐,掌詹事府,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年五十六。
李迁,字子安,江西新建人。任工部左侍郎总督河道,南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以平定韦银豹功加右都御史,不久升为南京刑部尚书,引疾致仕。
何东序,字崇教,号肖山,猗氏人。授户部主事,员外郎,出为衢州知府,迁山东副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进右副都御史,因得罪高拱致仕。
苏佑,字允吉,号舜泽,更号榖原,山东濮州人。授吴县令,改束鹿令,皆有惠政,迁广东道监察御史,未几出按宣大,平定大同兵变。按山西,江西提学副使,擢山西参政,分理雁门三关,晋大理寺少卿。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均徭赋,省供亿,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进刑部侍郎,改兵部侍郎兼都御史总督宣大军务,屡败强寇,进兵部尚书,以兵饷失事削籍,年八十。
靳学颜,字子愚,号两城,山东济宁人。授南阳府推官,历吉安府,迁左布政使。隆庆初为太仆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晋工部侍郎,改吏部左侍郎。因与首辅高拱不和,以病乞归,年五十八。
徐文辉,字朝章,号龙潭,江苏宜兴人。尚书徐溥之孙,以荫入太学,后迁上林苑监左丞监领,园田漆林之入,中贵人依势侵夺,文辉治之以法。擢后军都督府经历,又任岷府左长史,年八十。
曾钧,字廷和,江西进贤人。擢南京礼科给事中,时四方银场得不偿费,曾钧奏罢之。曾钧为人端严廉正,先后弹劾尚书刘龙、翊国公郭勋、礼部尚书严嵩,侍郎蒋淦、巡抚赵锦、操江御史柴经,声振一时。出为云南副使,四川参政,河南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当时徐、邳等十七州县连被水患,曾钧请浚刘伶台至赤宴庙八十里,筑草湾老营河口,增高家堰长堤,缮新庄等,数月工成,进工部右侍郎。隆庆初为南京刑部右侍郎,乞归,赠刑部尚书,谥恭肃。
毛恺,字达和,号介川,晚号节斋居士,浙江江山人。擢御史,以言事为执政者所恶,谪宁国推官,历瑞州知府,升南京工部主事,由河南右布政使为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由吏部右侍郎改左侍郎,升南京礼部尚书,年六十五,谥端简。
沈越,字中甫,南京锦衣卫人,擢山东道监察御史。平江民为之立碑,罗田亦祀于名宦。为御史,持廉秉公,厘奸革弊。以试事忤旨落职,出任开封府判,稍迁卫辉府推官,再迁德安府同知。因不附权贵,竟致归里。
马坤,字顺卿,号南渚,江苏通州人。授户部主事,历河南左布政使。升顺天府知府,大理寺卿,户部右侍郎,左侍郎。升南京工部尚书,改南京户部尚书。以振武营卒之变,稽训月粮被劾致仕。
任瀚,字少海,四川南充人。屡迁考功郎中,累至翰林院检讨,引疾请归,不报复,引还。为周来所劾勒为民,遇赦复官,致仕,终世宗朝不复用。神宗立,四川巡抚刘思洁、曾省吾先后疏荐,亦仅优旨报闻而已。瀚少怀用世专力百家二氏之书,晚又潜心于易,文亦高简为嘉靖八才子之一。
林俊,字待用,号见素,福建莆田人。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上疏请斩妖僧继晓,并罪中贵梁芳,谪姚州判官。擢云南副使,调湖广,后起南京右佥都御史。正德时,进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四川。世宗即位,起工部尚书,改刑部,朝有大政,必侃侃陈论,持正不避嫌,因屡见恪,遂致仕。“大礼”议起,与杨廷和合,又因世宗杖决大臣,乃数上疏力救。六年四月卒,年七十六。弘治七年夏六月,《明伦大典》成,追论林俊附和杨廷和罪,削其官。隆庆初复官,赠少师,谥贞肃。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徐学霅,字以言,号龙川,浙江上虞人,官至刑部郎中。“庚戌之变”后,廷臣集议制敌之策,群臣皆以琐细小事应付,惟徐学诗愤然说:“大奸柄国,乱之本也。”疏弹劾首辅严嵩,方士陶仲文密告世宗,说严嵩“孤立尽忠”,遂逮徐学诗下狱,削籍为民。在徐学诗之前,弹劾严嵩获罪的还有叶经、谢瑜、陈绍,皆为上虞人,时称“上虞四谏”。隆庆初起南京通政参议,未之官卒。
王积,字子崇,号虚斋,南直隶太仓州人。历官广东参议,因性刚直,不趋炎附势,故不得调,至卖衣自给,遂上疏请休。起为陕西参议,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为政有大体,吏民无不畏服,仕终南京兵部右侍郎,被劾,遂以病致仕,卒年七十六。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4/4977/40103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