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老将
推荐阅读:人在北美,做大做强、我每月能刷新金手指、你好,我的1979、大时代之巅、神话版三国、宇宙无限食堂、希腊:宙斯让我做天后?、这个明星只想加钱、这个武神太极端了、诸天:从欢乐颂偶遇朱喆开始、
东宫通往宫外的夹道上,曹国公魏国公两位,并肩而行。双方都没有说话,似乎都在琢磨着什么。
深宫幽静,风吹过,无枝的树杈微微晃动,夹道中二人官靴踩在石板上的回响,若隐若现。
“徐都督!”半晌之后,李景隆开口,试探地问道,“今日殿下忽然对倭寇海防这么感兴趣,莫非是........”
“曹国公,你我身为臣子,岂能妄自揣测上意?”徐辉祖绷脸道。
李景隆吃了枚不软不硬的钉子,但也也不恼,开口笑道,“这怎么能是揣测呢?殿下若是不当着你我二人的面说,方才李某所处的是揣测。可是今日,殿下当着你我二人的面,还见了那王景弘,不是明摆着吗?”
说着,又笑道,“殿下当着咱们的面说,就是没把咱们当外人,说不得以后还有用到我们的地方。为人臣子,当急君上所不及。咱们心里有了章程,才好为君父分忧!”
徐辉祖微微皱眉,“在下没有曹国公这么会做官,也没这么多心思,君上怎么说,在下就怎么做。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徐都刚正,在下佩服。不过,你我都是殿下心腹之人,何必撇得这么清!”李景隆笑道,“在下是敬你徐都的人品,还有才学,才会私下问你。”说着,李景隆正色道,“殿下意在东南沿海,倭寇海盗,兴兵乃是大事,你我既是殿下信任的臣子,当然要有所准备!”
随即,又道,“你觉得这事好不好办?若是好办,殿下说什么就是什么!可若是不好办?殿下身为储君,我等臣子自当要为殿下分忧!须知,这可是殿下第一次过问军事。徐都,你我都是武人,其中关节,不必我多说吧!”
徐辉祖虽然刚正,可也是心思通透之人。
李景隆言外之意,他如何能听不出来。皇太孙有剿灭沿海海盗倭寇的心思,这是殿下第一次有动兵的意思。若是好打,他们这些武人就要给殿下锦上添花,树立军功威望。
若是不好打,他们要早点出言劝诫,不能让皇太孙在这事上丢脸。而且他们都是武臣,这事办不好,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孙,都会对他们不满。’
“看似易,行之难!”徐辉祖边走边道,“如今沿海,都是防范为主。海盗倭寇来无影去无踪,想要永除后患,非大军不可。但打造战船非一朝一夕之功,训练水军更是年久日长,况且无论是造船还是发兵,都需要钱!”
“国朝之患在北,海盗倭寇伤不了咱们的筋骨,几十上百万的军费花在水军上,未免被人说罪,得不偿失!”
“谁说?谁敢说?”李景隆冷笑两声,压低声音道,“徐都,你说这些,殿下知道,我也明白。这事的关键,不在于难不难,而在于能不能胜!”说着,又道,“你也是殿下的近臣,难道你不知道殿下缺什么吗?”
徐辉祖面无表情,闭口不言。
“殿下想要军功!”李景隆继续道,“北地有边关塞王,还有朝廷的各大军镇边军,殿下想要军功,只能在南方小试牛刀.........”
“曹国公,在下觉得你想多了,殿下是心怀沿海百姓,对海盗倭寇深恶痛绝!”徐辉祖淡淡的说着,拱手道,“不顺路,在下失陪,告辞!”
看着徐辉祖的背影,李景隆摇头笑笑,“你岂止是不顺路,你和我不是一路人!”想着,背着手朝另一边走,心里继续道,“难得殿下有了军事上的心思,要好琢磨琢磨,怎么让殿下满意!”
~~~
与此同时,奉安殿中,老爷子一边看奏折,一边听着朱允熥关于沿海倭寇一事的想法。
放下奏折,老爷子端起茶碗灌了一口,缓缓说道,“你怎么忽然有了这个心思?大明之敌在北,倭寇不过是一时之疾。”
“孙儿是怕,小病变成大病!”
朱允熥在旁,开口说道,“孙儿看了鸿胪寺关于倭国,倭寇的奏报。倭国现在正在内战,两边各拥立一个天皇,人脑子都打成狗脑子了,变成强盗的武士越来越多。这些人没出路,早晚会变成倭寇.........”
“等会!”老爷子摆手,疑惑地说道,“天皇?啥天皇?”
朱允熥想想,鸿胪寺关于倭国都只说国王或者国主,不知是真不知道倭国的情况,还是出于某种考虑,没敢上报。
“倭国国主自称天皇,如今倭国南北并立,有两位天皇。”
啪地一下,老爷子把茶碗扔在桌上,“屁股大点的地方,也他娘的敢称皇?还他娘的天皇!咋?他是天王老子下的崽儿?”说着,愤愤怒骂,“跳梁小丑,夜郎自大,刀不扎在他们心窝上,不知道疼!当初,就该跨海东征,灭了他们!”
骂着,犹不解气,继续怒道,“狼子野心,洪武三年时既来表称臣,一口一个臣的,却在家里关起门来叫啥天皇。”
大明开国以来,因为倭寇的事和倭国扯皮了许多次。一开始倭国那边态度也还比较软,得知中国易主,上表称臣。但是后来,老爷子几次三番下旨,倭国的将将军,亲王都收到了礼部给的国书。
“王居沧溟之中,传世久长,今不奉上帝之命,不守己分,但知王环海为险,限山为固。妄自尊大,肆毁邻邦,纵民为盗。上帝将假手于人,祸有日矣。吾奉至尊之命,移文与王。王若不审巨微,效井底蛙,仰观镜天,自以为大,无乃构嫌之源乎?”
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就是你丫别赛脸!再赛脸信不信我家皇上干你?别给脸不要脸,别坐井观天?
结果倭国那边也没给面子,回信极其强硬。
“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
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你大明是老大不假,但天下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你那么大地盘还不满足,整天惦记我们倭国干啥?
大明和倭国,从此彻底交恶,双方不再朝贡。
“皇爷爷!”老爷子越怒,朱允熥心里越高兴,“现在打他,也不晚啊!”
“你别撺掇咱!”老爷子白了他一眼,“你心里想的什么咱一清二楚,可是大孙呀,倭国再怎么样,也是一国。当年元世祖两次远征倭国,都无功而返,咱大明要出多少大军?”
“几十万大军花钱如流水,还要打造战舰,劳民伤财要耗费钱粮?天下打了这么多年,刚刚消停下来,要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一个北元就够头疼了,再远征倭国,咱大明的家底不就空了吗?”
“咱心里也有气,可是别看你爷爷出身不高,咱也明白天子一怒不是啥好事!咱朱家人坐了天下,要来点实际的,让北元再不能南犯中原,让百姓过上几天好日子!”
“倭国那粮食都种不出来的地方,要他干啥?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出自明太祖实录)”
“好比那个谁,隋炀帝。他把琉球打下来了,把人家琉球国王百官都给宰了,结果呢?那地方有啥用,鸟不拉屎,还不是劳民伤财!”
不能说老爷子的想法是错的,这个年代的国家看似强盛,其实实在是经不起折腾。而且隋炀帝,忽必烈的前车之鉴,让老爷子不免有些谨慎。
再者,这年代的人,对于不能种地的土地,嗤之以鼻。即便是打胜了,能有什么好处?用老爷子的话说,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还得大明倒贴粮食,要他干啥?
而且现在的倭国虽然有些张狂,但依然在中华文明体系之下,表面奉行朝贡政策,上表称臣。
“孙儿没说要打倭国!”朱允熥笑着说道,“孙儿说打倭寇!倭寇杀的抢的可是咱们大明的百姓,空有百万雄师,却拿海盗无可奈何,多丢人!”
老爷子又端起茶碗,沉思道,“你想怎么打?”
“孙儿看了过去几年的兵部存档,洪武十六年您亲自下旨,福建广东造船,剿灭倭寇。现在那些船也都在沿海卫所用着,稍稍再造几艘大船就行。”朱允熥一听,有门儿,赶紧说道,“组成舰队,扫荡倭寇藏匿的海岛,抓着一个淹死一个,看他们谁还敢来!”
“你是不是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老爷子眨眨眼,“大概是连用谁做统帅,怎么打都想好了吧!”
“皇爷爷英明!”朱允熥笑道,“孙儿什么都瞒不住您!”说着,他一屁股坐在老爷子身旁,“孙儿想,选拔沿海熟悉水战,和倭寇见过血的将士,单独成军,专门扫荡海外诸岛!”
老爷子喝口茶,皱眉道,“军费从哪出?”说着,马上又道,“去年户部刚有点结余,你别打那个主意,来年九边也要开战,各地春耕还要防旱防涝,一文钱都不能乱动!”
“能花多少钱!”朱允熥笑道,“无非是再造几艘船的事,将士们领着大明的俸禄军饷,也不用额外给钱!”
说着,他看了看老爷子,小声道,“孙儿这两天算了下,宫里的花费其实每年可以省下二十多万两银子,再不济孙儿还有点私房.......”
“俭朴持家是好事,但俭朴不是抠。咱可以省,可是不能省到儿孙头上,不能省在后宫的女人头上。咱们是天家,天家气度不能落!”老爷子开口道。
直男,倔强的直男。
自己省吃俭用,却死要面子。
“不是省,也不是抠!”朱允熥继续笑道,“而是宫里不必要的花费......”
“那赏赐将士的钱,从哪里出?”老爷子又道,“皇帝不差饿兵,虽然有军饷,可是茫茫大海打仗,不得让将士们安心吗?”
“不用赏!”朱允熥笑道,“海外诸岛,随他们抢.......”说漏嘴了,赶紧改口,“战利品都给他们!”
“哼!还不是抢!”老爷子笑骂一句,想了片刻,“这是你第一次说军国大事,你有这个心,咱高兴。这么着吧,回头你给户部下个手谕,让户部从两淮盐税中,截出来三十.....五十万两。但是清剿海盗倭寇这事,还要五军都督府仔细商议。他们打了一辈子仗,知道怎么打!”
“皇爷爷万岁!”朱允熥马上送上马屁,“孙儿想徐辉祖把头,召沿海军卫的将领进京,再仔细的商议,争取永绝倭寇!”
“他是个稳当人!”老爷子笑道,“那你以为,谁可以为帅呀!”
朱允熥想想,“皇爷爷,信国公如何?”
“汤和?”老爷子一怔,“他那个岁数了,还让他出师远征,太不厚道了!”
“信国公早年清剿倭寇有功,有经验。孙儿以为,他不用出海,而是坐镇沿海,指定方略,指挥协同!”
老爷子沉思良久,“就怕他的身体!”
“不如,孙儿问问他?”朱允熥笑道。
~~~~~
晚饭之时,朱允熥在宫中召见汤和。
闲言少语,朱允熥把心中所想所图,全盘托出。
坐在朱允熥对面,汤和陷入沉默。
“殿下看得起臣,是臣的福分,只是臣已年老!”汤和笑道,“您看,臣的头发胡子都白了!”
“廉颇老矣,亦能饭之!”朱允熥笑道,“老国公当年在沿海筑城,抵抗倭寇,是国朝最通晓倭寇之人。”说着,顿了顿,“再说,老国公身体若真是不行,孤岂会勉强于你?”
“孤也不要老国公冲锋陷阵,而是各军组建完毕之时,老国公坐镇沿海,指挥即可。”
汤和又笑笑,“殿下,臣已多年不问军事,怕是........”
“老国公,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朱允熥笑道,“你打了一辈子仗,金戈铁马,真想老死在病榻之上吗?你担心什么孤心知肚明,难道你觉得孤不能保全于你!”
汤和,陷入沉默。
“臣从没想过能活这么久!”半晌之后,汤和开口,“当年从军的兄弟,只剩下臣自己了。多少回梦里,都是和兄弟们一起纵马杀敌。”
“殿下说的对,臣最怕的,就是老死在病榻之上。垂死之人不似人,受尽痛苦折磨,想死都死不痛快。臣年轻时候说过,与其那样憋闷而死,不如死在战阵之上!”
说着,汤和捋了下花白的头发,微笑道,“殿下既知臣心,臣又如何能藏私心。这大明也是老臣跟着陛下浴血打下来的,老臣虽老,大明有用臣之处,臣一如既往!”
说到这里,汤和原本故作浑浊的目光中,反射出阵阵精光,“若能战死沙场,功配太庙,老臣汤和,才不负大好男儿的名头。”
“这个差事老臣接了,坐镇沿海而已,老臣还能胜任!”说着,汤和又道,“唯望殿下,将来若.........还请回护汤家!”
“老国公说哪里话!”朱允熥笑道,“一切都在孤的心中!”
殿中,两人相视一笑。
偏殿中,侧耳倾听的朱元璋,无声长叹。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些稍纵即逝的悔意。
~~~这是二合一大章,我要去换药了。
www.llewen.cc。m.llewen.cc
深宫幽静,风吹过,无枝的树杈微微晃动,夹道中二人官靴踩在石板上的回响,若隐若现。
“徐都督!”半晌之后,李景隆开口,试探地问道,“今日殿下忽然对倭寇海防这么感兴趣,莫非是........”
“曹国公,你我身为臣子,岂能妄自揣测上意?”徐辉祖绷脸道。
李景隆吃了枚不软不硬的钉子,但也也不恼,开口笑道,“这怎么能是揣测呢?殿下若是不当着你我二人的面说,方才李某所处的是揣测。可是今日,殿下当着你我二人的面,还见了那王景弘,不是明摆着吗?”
说着,又笑道,“殿下当着咱们的面说,就是没把咱们当外人,说不得以后还有用到我们的地方。为人臣子,当急君上所不及。咱们心里有了章程,才好为君父分忧!”
徐辉祖微微皱眉,“在下没有曹国公这么会做官,也没这么多心思,君上怎么说,在下就怎么做。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徐都刚正,在下佩服。不过,你我都是殿下心腹之人,何必撇得这么清!”李景隆笑道,“在下是敬你徐都的人品,还有才学,才会私下问你。”说着,李景隆正色道,“殿下意在东南沿海,倭寇海盗,兴兵乃是大事,你我既是殿下信任的臣子,当然要有所准备!”
随即,又道,“你觉得这事好不好办?若是好办,殿下说什么就是什么!可若是不好办?殿下身为储君,我等臣子自当要为殿下分忧!须知,这可是殿下第一次过问军事。徐都,你我都是武人,其中关节,不必我多说吧!”
徐辉祖虽然刚正,可也是心思通透之人。
李景隆言外之意,他如何能听不出来。皇太孙有剿灭沿海海盗倭寇的心思,这是殿下第一次有动兵的意思。若是好打,他们这些武人就要给殿下锦上添花,树立军功威望。
若是不好打,他们要早点出言劝诫,不能让皇太孙在这事上丢脸。而且他们都是武臣,这事办不好,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孙,都会对他们不满。’
“看似易,行之难!”徐辉祖边走边道,“如今沿海,都是防范为主。海盗倭寇来无影去无踪,想要永除后患,非大军不可。但打造战船非一朝一夕之功,训练水军更是年久日长,况且无论是造船还是发兵,都需要钱!”
“国朝之患在北,海盗倭寇伤不了咱们的筋骨,几十上百万的军费花在水军上,未免被人说罪,得不偿失!”
“谁说?谁敢说?”李景隆冷笑两声,压低声音道,“徐都,你说这些,殿下知道,我也明白。这事的关键,不在于难不难,而在于能不能胜!”说着,又道,“你也是殿下的近臣,难道你不知道殿下缺什么吗?”
徐辉祖面无表情,闭口不言。
“殿下想要军功!”李景隆继续道,“北地有边关塞王,还有朝廷的各大军镇边军,殿下想要军功,只能在南方小试牛刀.........”
“曹国公,在下觉得你想多了,殿下是心怀沿海百姓,对海盗倭寇深恶痛绝!”徐辉祖淡淡的说着,拱手道,“不顺路,在下失陪,告辞!”
看着徐辉祖的背影,李景隆摇头笑笑,“你岂止是不顺路,你和我不是一路人!”想着,背着手朝另一边走,心里继续道,“难得殿下有了军事上的心思,要好琢磨琢磨,怎么让殿下满意!”
~~~
与此同时,奉安殿中,老爷子一边看奏折,一边听着朱允熥关于沿海倭寇一事的想法。
放下奏折,老爷子端起茶碗灌了一口,缓缓说道,“你怎么忽然有了这个心思?大明之敌在北,倭寇不过是一时之疾。”
“孙儿是怕,小病变成大病!”
朱允熥在旁,开口说道,“孙儿看了鸿胪寺关于倭国,倭寇的奏报。倭国现在正在内战,两边各拥立一个天皇,人脑子都打成狗脑子了,变成强盗的武士越来越多。这些人没出路,早晚会变成倭寇.........”
“等会!”老爷子摆手,疑惑地说道,“天皇?啥天皇?”
朱允熥想想,鸿胪寺关于倭国都只说国王或者国主,不知是真不知道倭国的情况,还是出于某种考虑,没敢上报。
“倭国国主自称天皇,如今倭国南北并立,有两位天皇。”
啪地一下,老爷子把茶碗扔在桌上,“屁股大点的地方,也他娘的敢称皇?还他娘的天皇!咋?他是天王老子下的崽儿?”说着,愤愤怒骂,“跳梁小丑,夜郎自大,刀不扎在他们心窝上,不知道疼!当初,就该跨海东征,灭了他们!”
骂着,犹不解气,继续怒道,“狼子野心,洪武三年时既来表称臣,一口一个臣的,却在家里关起门来叫啥天皇。”
大明开国以来,因为倭寇的事和倭国扯皮了许多次。一开始倭国那边态度也还比较软,得知中国易主,上表称臣。但是后来,老爷子几次三番下旨,倭国的将将军,亲王都收到了礼部给的国书。
“王居沧溟之中,传世久长,今不奉上帝之命,不守己分,但知王环海为险,限山为固。妄自尊大,肆毁邻邦,纵民为盗。上帝将假手于人,祸有日矣。吾奉至尊之命,移文与王。王若不审巨微,效井底蛙,仰观镜天,自以为大,无乃构嫌之源乎?”
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就是你丫别赛脸!再赛脸信不信我家皇上干你?别给脸不要脸,别坐井观天?
结果倭国那边也没给面子,回信极其强硬。
“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
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你大明是老大不假,但天下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你那么大地盘还不满足,整天惦记我们倭国干啥?
大明和倭国,从此彻底交恶,双方不再朝贡。
“皇爷爷!”老爷子越怒,朱允熥心里越高兴,“现在打他,也不晚啊!”
“你别撺掇咱!”老爷子白了他一眼,“你心里想的什么咱一清二楚,可是大孙呀,倭国再怎么样,也是一国。当年元世祖两次远征倭国,都无功而返,咱大明要出多少大军?”
“几十万大军花钱如流水,还要打造战舰,劳民伤财要耗费钱粮?天下打了这么多年,刚刚消停下来,要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一个北元就够头疼了,再远征倭国,咱大明的家底不就空了吗?”
“咱心里也有气,可是别看你爷爷出身不高,咱也明白天子一怒不是啥好事!咱朱家人坐了天下,要来点实际的,让北元再不能南犯中原,让百姓过上几天好日子!”
“倭国那粮食都种不出来的地方,要他干啥?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出自明太祖实录)”
“好比那个谁,隋炀帝。他把琉球打下来了,把人家琉球国王百官都给宰了,结果呢?那地方有啥用,鸟不拉屎,还不是劳民伤财!”
不能说老爷子的想法是错的,这个年代的国家看似强盛,其实实在是经不起折腾。而且隋炀帝,忽必烈的前车之鉴,让老爷子不免有些谨慎。
再者,这年代的人,对于不能种地的土地,嗤之以鼻。即便是打胜了,能有什么好处?用老爷子的话说,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还得大明倒贴粮食,要他干啥?
而且现在的倭国虽然有些张狂,但依然在中华文明体系之下,表面奉行朝贡政策,上表称臣。
“孙儿没说要打倭国!”朱允熥笑着说道,“孙儿说打倭寇!倭寇杀的抢的可是咱们大明的百姓,空有百万雄师,却拿海盗无可奈何,多丢人!”
老爷子又端起茶碗,沉思道,“你想怎么打?”
“孙儿看了过去几年的兵部存档,洪武十六年您亲自下旨,福建广东造船,剿灭倭寇。现在那些船也都在沿海卫所用着,稍稍再造几艘大船就行。”朱允熥一听,有门儿,赶紧说道,“组成舰队,扫荡倭寇藏匿的海岛,抓着一个淹死一个,看他们谁还敢来!”
“你是不是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老爷子眨眨眼,“大概是连用谁做统帅,怎么打都想好了吧!”
“皇爷爷英明!”朱允熥笑道,“孙儿什么都瞒不住您!”说着,他一屁股坐在老爷子身旁,“孙儿想,选拔沿海熟悉水战,和倭寇见过血的将士,单独成军,专门扫荡海外诸岛!”
老爷子喝口茶,皱眉道,“军费从哪出?”说着,马上又道,“去年户部刚有点结余,你别打那个主意,来年九边也要开战,各地春耕还要防旱防涝,一文钱都不能乱动!”
“能花多少钱!”朱允熥笑道,“无非是再造几艘船的事,将士们领着大明的俸禄军饷,也不用额外给钱!”
说着,他看了看老爷子,小声道,“孙儿这两天算了下,宫里的花费其实每年可以省下二十多万两银子,再不济孙儿还有点私房.......”
“俭朴持家是好事,但俭朴不是抠。咱可以省,可是不能省到儿孙头上,不能省在后宫的女人头上。咱们是天家,天家气度不能落!”老爷子开口道。
直男,倔强的直男。
自己省吃俭用,却死要面子。
“不是省,也不是抠!”朱允熥继续笑道,“而是宫里不必要的花费......”
“那赏赐将士的钱,从哪里出?”老爷子又道,“皇帝不差饿兵,虽然有军饷,可是茫茫大海打仗,不得让将士们安心吗?”
“不用赏!”朱允熥笑道,“海外诸岛,随他们抢.......”说漏嘴了,赶紧改口,“战利品都给他们!”
“哼!还不是抢!”老爷子笑骂一句,想了片刻,“这是你第一次说军国大事,你有这个心,咱高兴。这么着吧,回头你给户部下个手谕,让户部从两淮盐税中,截出来三十.....五十万两。但是清剿海盗倭寇这事,还要五军都督府仔细商议。他们打了一辈子仗,知道怎么打!”
“皇爷爷万岁!”朱允熥马上送上马屁,“孙儿想徐辉祖把头,召沿海军卫的将领进京,再仔细的商议,争取永绝倭寇!”
“他是个稳当人!”老爷子笑道,“那你以为,谁可以为帅呀!”
朱允熥想想,“皇爷爷,信国公如何?”
“汤和?”老爷子一怔,“他那个岁数了,还让他出师远征,太不厚道了!”
“信国公早年清剿倭寇有功,有经验。孙儿以为,他不用出海,而是坐镇沿海,指定方略,指挥协同!”
老爷子沉思良久,“就怕他的身体!”
“不如,孙儿问问他?”朱允熥笑道。
~~~~~
晚饭之时,朱允熥在宫中召见汤和。
闲言少语,朱允熥把心中所想所图,全盘托出。
坐在朱允熥对面,汤和陷入沉默。
“殿下看得起臣,是臣的福分,只是臣已年老!”汤和笑道,“您看,臣的头发胡子都白了!”
“廉颇老矣,亦能饭之!”朱允熥笑道,“老国公当年在沿海筑城,抵抗倭寇,是国朝最通晓倭寇之人。”说着,顿了顿,“再说,老国公身体若真是不行,孤岂会勉强于你?”
“孤也不要老国公冲锋陷阵,而是各军组建完毕之时,老国公坐镇沿海,指挥即可。”
汤和又笑笑,“殿下,臣已多年不问军事,怕是........”
“老国公,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朱允熥笑道,“你打了一辈子仗,金戈铁马,真想老死在病榻之上吗?你担心什么孤心知肚明,难道你觉得孤不能保全于你!”
汤和,陷入沉默。
“臣从没想过能活这么久!”半晌之后,汤和开口,“当年从军的兄弟,只剩下臣自己了。多少回梦里,都是和兄弟们一起纵马杀敌。”
“殿下说的对,臣最怕的,就是老死在病榻之上。垂死之人不似人,受尽痛苦折磨,想死都死不痛快。臣年轻时候说过,与其那样憋闷而死,不如死在战阵之上!”
说着,汤和捋了下花白的头发,微笑道,“殿下既知臣心,臣又如何能藏私心。这大明也是老臣跟着陛下浴血打下来的,老臣虽老,大明有用臣之处,臣一如既往!”
说到这里,汤和原本故作浑浊的目光中,反射出阵阵精光,“若能战死沙场,功配太庙,老臣汤和,才不负大好男儿的名头。”
“这个差事老臣接了,坐镇沿海而已,老臣还能胜任!”说着,汤和又道,“唯望殿下,将来若.........还请回护汤家!”
“老国公说哪里话!”朱允熥笑道,“一切都在孤的心中!”
殿中,两人相视一笑。
偏殿中,侧耳倾听的朱元璋,无声长叹。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些稍纵即逝的悔意。
~~~这是二合一大章,我要去换药了。
www.llewen.cc。m.llewen.cc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7/7075/56249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