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建 国
推荐阅读:我就是超级警察、从龙族开始的女主之路、全家变纸片人,我只想拍全家福啊、联盟:开局唢呐,送走了周姐呆妹、刚到二次元的我是不是利益相关、老实人逆袭2003、怪谈摄影师、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悟性逆天,在现实世界创造五雷法、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
这些在赵抗眼中都不算什么,但是军民总伤亡数居然过了四十万,而且有两个造船厂和十几个码头受到严重破坏而不得不推倒重建,部分毁坏的就更多了,这些损失都不是可以用金钱来简单计算的。:
“他们居然正好就抓住我们海军主力北上时动进攻,而且甘冒台风的危险,你们难道没觉得其中有问题吗?”,赵抗问道。
“属下认为,我们内部一定有内奸!属下建议立刻严查此事!”,淡水市市长起身答道。
赵抗冷哼一声,“情报部门已经查到了,是一些境内的穆斯林通风报信的,他们现港口的船只大量减少,觉得奇怪便将这个消息报告给大食的海商,那边很快便推断出我们的海军主力已经离开了南洋。大食商人早就对我们垄断商路并大幅度提高供货价格极为不满,所以大食东部航线上的大部分商人海盗都联合起来,总共上百支船队一起东进,组成了一支十五万人的庞大舰队,对我们动攻击。”
其实组织的情报网络早在大食舰队进攻单马锡时,就已经打探到不少相关情报。只是当时赵抗远在北方,而且行踪不定,大食人进军度又极快,才差点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我们下面该怎么办?请大王明示!”,众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那些报信的人已经全部逮捕了,而大食人不惜与我们翻脸的原因很简单,我们垄断了南洋航线以后,大食的商业收入每年至少要损失过一百万金币(这只是赵抗的估计,实际远不止这个数,而且还有次生影响。),他们自然是不甘心拉。”,赵抗冷笑道,“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件更重要的事要做我想,现在已经完全具备了正式建国的条件了!而且,那些背叛我们的国家也该收拾掉了,当初是我们人口不足,才不得不让他们自治。但现在嘛,从北方带回了两百万汉民,即使全部直接控制也没有问题了。”
“太好了,我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大王,不,应该是陛下了,陛下圣明!”,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非常兴奋。毕竟只有独立建国,他们的身份地位财富才能得到真正的承认和保护,像以前那样做南宋的附庸,人家随时可以收回。
“下面有得忙了”,赵抗这么做还有个原因,只有忙碌起来他才能压抑住还未完全消散的自杀冲动。
“小抗,你还没加冠吧好像没加冠就建国不太好吧。”,等众人走后江晨星低声说道,这些天来她一直是寸步不离赵抗左右,就怕他一时再想不开。
“你不说我都忘了,是要加冠了,可找谁呢?我可不想去找老头”,赵抗低头思索起来,“要不找老师来为我加冠?不行,他一定会闹出大笑话的,再说现在他好像专注于研究,也未必肯来,那么师父?让女人来给我加冠还不如我自己来,对了,就自己给自己加冠吧,大概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吧!”
“你打算自己给自己加冠?”,江晨星听后也一阵惊愕,“行,随你吧,反正你干的离经叛道之事已经罄竹难书了”
“你这人怎么说话呢!”,赵抗瞪了江晨星一眼。
第二天,赵抗就举行了简单的加冠仪式,一炷香的时间就完成了,大概是史上最短的加冠仪式了。下属们虽然觉得有点儿戏,但也没谁敢提出异议。随后赵抗就确定在来年的正月初一正式建国,他可没耐心等什么黄道吉日。决定后他就派出使者照会南宋、西夏、大理、高丽和南洋诸国,至于金国,由于双方仍处于战争状态,自然就没那个必要了。
国号很简单就定下来了,赵国,因为赵抗本来就是南宋的赵王。接下来的日子里,赵抗开始考虑国家的各项制度和政权结构之类的问题,这令他相当头大。
在官职设置上,他打算开辟一条新路,传统的三省六部制度,部门职能重叠,浪费人力,而且名称不够浅显,不方便老百姓记忆和理解。赵国的新体制则是这样,赵抗为国王,下面是各部大臣,总共设有海军大臣、6军大臣、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农工大臣和监察大臣,而极其重要的情报部门则埋藏在暗影之中,直接向国王负责。
各大臣的职责很明确,军方那两个一看名字就明白;财政大臣权力极大,除了管理税收以外,还负责各种官府专营行业;农工大臣则负责垦荒和建设事宜,还兼管赈灾;外交大臣权力最小,他负责与各国的邦交及各种仪式,但赵抗是最讨厌仪式的,所以监察大臣负责所有大臣的绩效考核工作,并且有弹劾之权,不但可以弹劾大臣,甚至可以指斥赵抗本人的过失。当然,指斥赵抗本人的过失是有次数限制的,一个月只能进行一次,赵抗这么做是既想有人提醒自己,又怕被烦得不行。
以上六位大臣组成内阁,一般的决策都由内阁讨论,有四票赞成,提案即获得通过,如果出现三对三的情况再上报赵抗圣裁。内阁六大臣中军方占据两席,明确表明了赵国的战国性质。虽然提高军方地位正是赵抗的本意,但他也不愿意出现权力失衡的情况,所以出任海军大臣和6军大臣之人,必须放下手中的兵权,两位大臣与赵抗一起组成总参谋部,负责一切与战争有关的重大决策。
在赵抗最初的计划中,内阁之上还有丞相一职,可是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只能先空着,赵抗打算等正式建国后再布求贤令,看看能不能吸引到合适的人选。赵抗选择官员的原则是宁缺毋滥,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就自己兼任。至于最重要的人事权,赵抗将它分到各大臣手中,而任免地方官的权力则暂时留在赵抗手中,有丞相后则会移交到丞相手中,但正式任命的权力仍会留在自己手中。
关于各大臣的人选,赵抗很是头痛,海军大臣与6军大臣对战斗经验的要求一般,军事理论水平高就行,但手下诸将都是实战派的,理论水平一般。最后赵抗思前想后,决定任命原近卫师弩兵团团长李天佑为6军大臣,主要是因为他的冷静和理智。海军大臣就一直没有太好的人选,赵抗只能暂时由自己兼任,其实赵抗也一度有让在海战中表现出色的郑南臣出任海军大臣的想法,但是统兵大将显然更加重要,于是赵抗就把这个念头搁下了。
“他们居然正好就抓住我们海军主力北上时动进攻,而且甘冒台风的危险,你们难道没觉得其中有问题吗?”,赵抗问道。
“属下认为,我们内部一定有内奸!属下建议立刻严查此事!”,淡水市市长起身答道。
赵抗冷哼一声,“情报部门已经查到了,是一些境内的穆斯林通风报信的,他们现港口的船只大量减少,觉得奇怪便将这个消息报告给大食的海商,那边很快便推断出我们的海军主力已经离开了南洋。大食商人早就对我们垄断商路并大幅度提高供货价格极为不满,所以大食东部航线上的大部分商人海盗都联合起来,总共上百支船队一起东进,组成了一支十五万人的庞大舰队,对我们动攻击。”
其实组织的情报网络早在大食舰队进攻单马锡时,就已经打探到不少相关情报。只是当时赵抗远在北方,而且行踪不定,大食人进军度又极快,才差点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我们下面该怎么办?请大王明示!”,众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那些报信的人已经全部逮捕了,而大食人不惜与我们翻脸的原因很简单,我们垄断了南洋航线以后,大食的商业收入每年至少要损失过一百万金币(这只是赵抗的估计,实际远不止这个数,而且还有次生影响。),他们自然是不甘心拉。”,赵抗冷笑道,“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件更重要的事要做我想,现在已经完全具备了正式建国的条件了!而且,那些背叛我们的国家也该收拾掉了,当初是我们人口不足,才不得不让他们自治。但现在嘛,从北方带回了两百万汉民,即使全部直接控制也没有问题了。”
“太好了,我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大王,不,应该是陛下了,陛下圣明!”,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非常兴奋。毕竟只有独立建国,他们的身份地位财富才能得到真正的承认和保护,像以前那样做南宋的附庸,人家随时可以收回。
“下面有得忙了”,赵抗这么做还有个原因,只有忙碌起来他才能压抑住还未完全消散的自杀冲动。
“小抗,你还没加冠吧好像没加冠就建国不太好吧。”,等众人走后江晨星低声说道,这些天来她一直是寸步不离赵抗左右,就怕他一时再想不开。
“你不说我都忘了,是要加冠了,可找谁呢?我可不想去找老头”,赵抗低头思索起来,“要不找老师来为我加冠?不行,他一定会闹出大笑话的,再说现在他好像专注于研究,也未必肯来,那么师父?让女人来给我加冠还不如我自己来,对了,就自己给自己加冠吧,大概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吧!”
“你打算自己给自己加冠?”,江晨星听后也一阵惊愕,“行,随你吧,反正你干的离经叛道之事已经罄竹难书了”
“你这人怎么说话呢!”,赵抗瞪了江晨星一眼。
第二天,赵抗就举行了简单的加冠仪式,一炷香的时间就完成了,大概是史上最短的加冠仪式了。下属们虽然觉得有点儿戏,但也没谁敢提出异议。随后赵抗就确定在来年的正月初一正式建国,他可没耐心等什么黄道吉日。决定后他就派出使者照会南宋、西夏、大理、高丽和南洋诸国,至于金国,由于双方仍处于战争状态,自然就没那个必要了。
国号很简单就定下来了,赵国,因为赵抗本来就是南宋的赵王。接下来的日子里,赵抗开始考虑国家的各项制度和政权结构之类的问题,这令他相当头大。
在官职设置上,他打算开辟一条新路,传统的三省六部制度,部门职能重叠,浪费人力,而且名称不够浅显,不方便老百姓记忆和理解。赵国的新体制则是这样,赵抗为国王,下面是各部大臣,总共设有海军大臣、6军大臣、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农工大臣和监察大臣,而极其重要的情报部门则埋藏在暗影之中,直接向国王负责。
各大臣的职责很明确,军方那两个一看名字就明白;财政大臣权力极大,除了管理税收以外,还负责各种官府专营行业;农工大臣则负责垦荒和建设事宜,还兼管赈灾;外交大臣权力最小,他负责与各国的邦交及各种仪式,但赵抗是最讨厌仪式的,所以监察大臣负责所有大臣的绩效考核工作,并且有弹劾之权,不但可以弹劾大臣,甚至可以指斥赵抗本人的过失。当然,指斥赵抗本人的过失是有次数限制的,一个月只能进行一次,赵抗这么做是既想有人提醒自己,又怕被烦得不行。
以上六位大臣组成内阁,一般的决策都由内阁讨论,有四票赞成,提案即获得通过,如果出现三对三的情况再上报赵抗圣裁。内阁六大臣中军方占据两席,明确表明了赵国的战国性质。虽然提高军方地位正是赵抗的本意,但他也不愿意出现权力失衡的情况,所以出任海军大臣和6军大臣之人,必须放下手中的兵权,两位大臣与赵抗一起组成总参谋部,负责一切与战争有关的重大决策。
在赵抗最初的计划中,内阁之上还有丞相一职,可是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只能先空着,赵抗打算等正式建国后再布求贤令,看看能不能吸引到合适的人选。赵抗选择官员的原则是宁缺毋滥,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就自己兼任。至于最重要的人事权,赵抗将它分到各大臣手中,而任免地方官的权力则暂时留在赵抗手中,有丞相后则会移交到丞相手中,但正式任命的权力仍会留在自己手中。
关于各大臣的人选,赵抗很是头痛,海军大臣与6军大臣对战斗经验的要求一般,军事理论水平高就行,但手下诸将都是实战派的,理论水平一般。最后赵抗思前想后,决定任命原近卫师弩兵团团长李天佑为6军大臣,主要是因为他的冷静和理智。海军大臣就一直没有太好的人选,赵抗只能暂时由自己兼任,其实赵抗也一度有让在海战中表现出色的郑南臣出任海军大臣的想法,但是统兵大将显然更加重要,于是赵抗就把这个念头搁下了。
本文网址:http://www.5518a.com/xs/7/7723/58656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5518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